【壓縮機網】目前,市場上的壓縮機機型主要有螺桿式、活塞式、渦旋式以及離心式四大類,其中螺桿式壓縮機應用最廣泛,其既可作為有油機使用,也可做無油機使用。然而,螺桿式壓縮機因其自身特點存在一些短板:做有油機使用效率不夠高,做無油機使用加工成本高,且目前干式無油雙螺桿空壓機核心技術基本被國外壟斷,國內壓縮機企業涉足較少。單螺桿水潤滑空壓機雖然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無油環保,但水中容易產生細菌,對氣體清潔度要求高的行業不太適用。
針對這一現實情況,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筆者成功研發出了獨特的“四角內轉子無油空氣壓縮機”,為空氣壓縮機“高效節能”、“科技環保”、以及“智能制造”的發展目標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并在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均拿到了專利認證。國內發明專利號:ZL20100593208.0
運行原理
主要零部件內外轉子通過齒輪同步同向旋轉,無偏心振動,旋轉一周相當于四個同容積活塞的排氣量,排氣脈動小,微間隙氣封結構無磨損,中心軸配氣結構,使得進排氣面積加大,減少了節流、溢流損失,特別是對于在高轉速狀態下運轉的無油壓縮機而言,有利于提高壓縮效率(見圖1)。
![四角內轉子無油空壓機創新分享](/uploadfile/2021/0115/20210115015845431.jpg)
主要結構
主體結構為一個四角內轉子和一個五星外轉子,兩個轉子之間是同心結構并通過齒輪同步旋轉,內轉子轉5圈,外轉子轉4圈(見圖2)。
![四角內轉子無油空壓機創新分享](/uploadfile/2021/0115/20210115015901305.jpg)
節能原理
密封工作線只是螺桿機的1/4,因此泄漏面積小,密封性更好,壓縮效率更高。
高效環保
(1)干式無油、體積小、排量大、效率高、結構簡單、系統免維護、設備投入及加工成本低;
(2)噴油的可替代性(可做到純正干式無油,減少了油污染);
(3)制造工藝的簡單性 (結構簡單,無復雜型面加工,無需投入專用設備,只需在普通的加工中心即可完成加工);
(4)自身能耗的削減性(密封工作線短,泄漏面積小,相同轉速下密封性更好,壓縮效率高);
(5)生產成本以及運作維護成本的優良性(結構簡單,其主要零件內外轉子只需車床及線切割即可完成加工,且工作量小。當形成量產后,更可采用拉伸型材進一步降低成本。零件少、易損件少、可靠性高、系統免維護);
(6)占地面積(高比功率小體積,緊湊性的發揮,使得土地的使用率上升);
(7)干式無油,避免了油污染,應用更加廣泛。
部分專利授權(見圖3)
應用領域
![四角內轉子無油空壓機創新分享](/uploadfile/2021/0115/20210115015948857.jpg)
市場前景廣闊
壓縮空氣取之于大氣歸于大氣,具有低污染、不自燃、無味無臭、安全及易于控制與傳輸等特性,廣泛應用于工業、礦業、工程業、醫療業甚至農業,可以說是僅次于電力的普及能源之一,在歐美地區與電、水及蒸汽并稱為四大工業能源。
公元1640年在德國制成的(機械式)真空泵,是現代空氣壓縮機械的鼻祖。大約于1800年,第一臺單級(往復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在英國制成,到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Alf Lysholm教授第一個設計出螺桿空壓機及其轉子齒型,空氣壓縮機發展至今已經成為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通用設備。如今更是被廣泛應用于鋼鐵、電力、冶金、造船、電子、紡織、礦山、化工、石油、輕工業、造紙印刷、機械制造、食品醫藥、交通設施、鑄造噴涂、海運碼頭、汽車工業、軍工科技、航空航天、基礎設施等領域。
然而,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壓縮機,卻是一種高能耗的設備,據相關數據統計,壓縮機、電機、變壓器、電焊機等機電設備的用電量占到了全國用電量的70%以上,以壓縮機為例,工業領域壓縮機的能效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每年全國就可以節約用電260億千瓦時(約減排放量=260億千克二氧化碳)。同時,隨著人類逐漸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市場對壓縮機也提出了更加環保的高要求。據此,積極推廣和應用更高效環保的壓縮機,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壓縮機行業邁向“智能制造”、“節能高效”、“科技環保”、的“智造時代4.0”具有重要意義。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刊旨在對行業新思路、新信息進行分享,請讀者自行甄別涉及的觀點以及相關內容。如有不同看法或欲進行技術交流,可與我們聯系!
來源:本站原創
針對這一現實情況,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筆者成功研發出了獨特的“四角內轉子無油空氣壓縮機”,為空氣壓縮機“高效節能”、“科技環保”、以及“智能制造”的發展目標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并在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均拿到了專利認證。國內發明專利號:ZL20100593208.0
運行原理
主要零部件內外轉子通過齒輪同步同向旋轉,無偏心振動,旋轉一周相當于四個同容積活塞的排氣量,排氣脈動小,微間隙氣封結構無磨損,中心軸配氣結構,使得進排氣面積加大,減少了節流、溢流損失,特別是對于在高轉速狀態下運轉的無油壓縮機而言,有利于提高壓縮效率(見圖1)。
![四角內轉子無油空壓機創新分享](/uploadfile/2021/0115/20210115015845431.jpg)
主要結構
主體結構為一個四角內轉子和一個五星外轉子,兩個轉子之間是同心結構并通過齒輪同步旋轉,內轉子轉5圈,外轉子轉4圈(見圖2)。
![四角內轉子無油空壓機創新分享](/uploadfile/2021/0115/20210115015901305.jpg)
節能原理
密封工作線只是螺桿機的1/4,因此泄漏面積小,密封性更好,壓縮效率更高。
高效環保
(1)干式無油、體積小、排量大、效率高、結構簡單、系統免維護、設備投入及加工成本低;
(2)噴油的可替代性(可做到純正干式無油,減少了油污染);
(3)制造工藝的簡單性 (結構簡單,無復雜型面加工,無需投入專用設備,只需在普通的加工中心即可完成加工);
(4)自身能耗的削減性(密封工作線短,泄漏面積小,相同轉速下密封性更好,壓縮效率高);
(5)生產成本以及運作維護成本的優良性(結構簡單,其主要零件內外轉子只需車床及線切割即可完成加工,且工作量小。當形成量產后,更可采用拉伸型材進一步降低成本。零件少、易損件少、可靠性高、系統免維護);
(6)占地面積(高比功率小體積,緊湊性的發揮,使得土地的使用率上升);
(7)干式無油,避免了油污染,應用更加廣泛。
部分專利授權(見圖3)
![四角內轉子無油空壓機創新分享](/uploadfile/2021/0115/20210115015929345.jpg)
應用領域
![四角內轉子無油空壓機創新分享](/uploadfile/2021/0115/20210115015948857.jpg)
市場前景廣闊
壓縮空氣取之于大氣歸于大氣,具有低污染、不自燃、無味無臭、安全及易于控制與傳輸等特性,廣泛應用于工業、礦業、工程業、醫療業甚至農業,可以說是僅次于電力的普及能源之一,在歐美地區與電、水及蒸汽并稱為四大工業能源。
公元1640年在德國制成的(機械式)真空泵,是現代空氣壓縮機械的鼻祖。大約于1800年,第一臺單級(往復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在英國制成,到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Alf Lysholm教授第一個設計出螺桿空壓機及其轉子齒型,空氣壓縮機發展至今已經成為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通用設備。如今更是被廣泛應用于鋼鐵、電力、冶金、造船、電子、紡織、礦山、化工、石油、輕工業、造紙印刷、機械制造、食品醫藥、交通設施、鑄造噴涂、海運碼頭、汽車工業、軍工科技、航空航天、基礎設施等領域。
然而,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壓縮機,卻是一種高能耗的設備,據相關數據統計,壓縮機、電機、變壓器、電焊機等機電設備的用電量占到了全國用電量的70%以上,以壓縮機為例,工業領域壓縮機的能效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每年全國就可以節約用電260億千瓦時(約減排放量=260億千克二氧化碳)。同時,隨著人類逐漸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市場對壓縮機也提出了更加環保的高要求。據此,積極推廣和應用更高效環保的壓縮機,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壓縮機行業邁向“智能制造”、“節能高效”、“科技環保”、的“智造時代4.0”具有重要意義。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刊旨在對行業新思路、新信息進行分享,請讀者自行甄別涉及的觀點以及相關內容。如有不同看法或欲進行技術交流,可與我們聯系!
來源:本站原創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