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進入冬季,北方在建工程往往需要停工,鋼鐵、水泥、工程機械等相關產業也將進入傳統淡季。但是今年冬季,這些行業一反常態,出現供需兩旺行情。專家指出,基建投資最近加碼,資金得以落實,拉動了相關行業發展。
冬季鋼鐵、水泥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盛夏”狀態
11月底,正是北方鋼鐵企業和鋼貿商每年著手啟動冬儲的時候,但是今年,大家都在“加班”,根本顧不上冬儲。冬季鋼鐵市場目前還是供需兩旺的“盛夏”狀態。盡管螺紋鋼生產企業開工率比2018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但截止到11月中旬,主要城市鋼材庫存已經下跌到780萬噸,處于近10年同期低位。數據顯示,2019年11月,全國20個城市螺紋鋼庫存環比下降超20%,創2013年以來的新低。同時,全國鋼材市場庫存總量987萬噸,環比下降15.9%,創近兩年新低。與此同時,螺紋鋼現貨價格最近兩周上漲接近10%,期貨價格則創出近4個月新高。
為什么有這樣的反常行情?卓創資訊鋼鐵行業分析師海敏這樣分析:“一方面,今年是一個暖冬,相對來說溫度沒有往年那么低,比較適合施工,這種情況下趕工期的需求有一個比較強勁的釋放。另一方面,北材南下過程中存在一些壓港情況,部分貨物沒有準時到達,造成了市場明顯的缺貨。”
水泥行業走勢和鋼鐵相似。2019年前10個月,全國累計生產水泥19億噸,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雖然產量在增加,水泥價格卻還在漲。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認為,水泥行業同樣是受需求拉動,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今年短期內出現了需求增長,主要是工程建設,高速公路、鐵路這兩塊為主。今年從需求來說,到目前為止需求增長了大概5.8%。”
基建投資還拉動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表示,10月份汽車起重機銷量增長19.5%,修路用的攤鋪機銷量增長33.3%,挖掘機增長11.5%,1-10月份行業利潤總額大幅增長58%,超出業內預期。
蘇子孟說:“入冬以來,國家這些重點項目,包括能源、鐵路、公路、水利,包括物流、市政,還有災害防治等,這些項目對我們這個行業需求的拉動還是比較明顯。也就是說,我們行業的需求韌性還在進一步增強。”
多地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四季度投資發力拉動基建建設
基建投資冬季加碼有跡可循。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國家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5個,總投資3172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等領域。四季度以來,貴州、浙江、江西、山東等多地加快了重大項目建設步伐,一些省份還追加了年內重點建設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度。
對于四季度投資突然發力的原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認為,主要是資金來源得以落實,“政策要求加大基建投資這一塊,所以地方債已經很快發行;而且‘十四五’也要到了,對于這些重大項目,國家也要求各地方抓緊落實,所以保證在建項目的投資能夠繼續下去。所以無論地方還是企業,就又開始新增了一些投資。”
發改委問診基建投資“堵點”:資本金層層穿透有所寬松
在“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下,當下的焦點轉向突破“堵點”。
1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公布開展專項行動的通知,定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集中開展為期半年的“投資法規執法檢查 疏解治理投資堵點”專項行動。
國家發改委表示,牽頭在全國開展一次投資審批合法性審查。其中,在國家層面,對照15部門《關于印發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投資審批管理事項統一名稱和申請材料清單的通知》(發改投資〔2019〕268號)。此外,疏解治理投資“堵點”。包括行政審批、投資決策、建設條件落實和投資統計方面。
經過近兩年監管整頓后,2019年PPP項目出現回暖跡象。截至9月末,全國PPP項目庫入庫14.1萬億元,合同簽約9.2萬億元,開工建設項目投資5.3萬億元。2019年1-9月,凈增落地項目1348個,同比上升20%;凈增開工項目1322個,同比上升130%。
在此背景下,12月5日,發改委發文稱,深入查找和糾正向民間資本推介重點領域項目、采取措施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和及時更新進展信息不到位的問題。
在2019年7月《政府投資條例》《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等投資法規實施后。政策層面同步陸續調降MLF、7天逆回購和LPR利率、下調基建資本金比、提前下達2020年專項債額度。11月27日,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占2019年當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2.15萬億元的47%。
發改委年內批復基建項目規模超1.3萬億元,投資將呈現三大特點
2019年以來,發改委批復的基建項目已超過50個,總投資額超1.3萬億元,從項目類型來看,多集中在城市軌道、機場擴建、煤礦等領域。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對短期經濟運行有重大影響力。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10880億元,同比增長5.2%。10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8個,總投資442億元,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
就2020年穩投資的方向,預計針對企業的減稅降費力度不會減弱,制造業利潤下滑勢頭有望扭轉,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企業投資信心;其次,金融對制造業投資、特別是對民營及小微企業投資的支持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預計2020年制造業投資增速加快將是大概率事件。在基建投資方面,2020年房地產市場有望保持穩定運行格局,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會從當前10%左右的水平上明顯回撤。整體上看,在一系列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支撐下,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比2019年加快3個百分點至4個百分點。確保在收官之年實現“GDP十年翻一番”的目標。
整體而言,2020年投資將會呈現三大特點。一是重交通、重通信;二是重均衡性;三是嚴格執行黨中央相關政策會議所強調的“適度發展”和“不搞土地財政”的思路。
冬季鋼鐵、水泥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盛夏”狀態
11月底,正是北方鋼鐵企業和鋼貿商每年著手啟動冬儲的時候,但是今年,大家都在“加班”,根本顧不上冬儲。冬季鋼鐵市場目前還是供需兩旺的“盛夏”狀態。盡管螺紋鋼生產企業開工率比2018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但截止到11月中旬,主要城市鋼材庫存已經下跌到780萬噸,處于近10年同期低位。數據顯示,2019年11月,全國20個城市螺紋鋼庫存環比下降超20%,創2013年以來的新低。同時,全國鋼材市場庫存總量987萬噸,環比下降15.9%,創近兩年新低。與此同時,螺紋鋼現貨價格最近兩周上漲接近10%,期貨價格則創出近4個月新高。
為什么有這樣的反常行情?卓創資訊鋼鐵行業分析師海敏這樣分析:“一方面,今年是一個暖冬,相對來說溫度沒有往年那么低,比較適合施工,這種情況下趕工期的需求有一個比較強勁的釋放。另一方面,北材南下過程中存在一些壓港情況,部分貨物沒有準時到達,造成了市場明顯的缺貨。”
水泥行業走勢和鋼鐵相似。2019年前10個月,全國累計生產水泥19億噸,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雖然產量在增加,水泥價格卻還在漲。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認為,水泥行業同樣是受需求拉動,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今年短期內出現了需求增長,主要是工程建設,高速公路、鐵路這兩塊為主。今年從需求來說,到目前為止需求增長了大概5.8%。”
基建投資還拉動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表示,10月份汽車起重機銷量增長19.5%,修路用的攤鋪機銷量增長33.3%,挖掘機增長11.5%,1-10月份行業利潤總額大幅增長58%,超出業內預期。
蘇子孟說:“入冬以來,國家這些重點項目,包括能源、鐵路、公路、水利,包括物流、市政,還有災害防治等,這些項目對我們這個行業需求的拉動還是比較明顯。也就是說,我們行業的需求韌性還在進一步增強。”
多地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四季度投資發力拉動基建建設
基建投資冬季加碼有跡可循。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國家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5個,總投資3172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等領域。四季度以來,貴州、浙江、江西、山東等多地加快了重大項目建設步伐,一些省份還追加了年內重點建設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度。
對于四季度投資突然發力的原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認為,主要是資金來源得以落實,“政策要求加大基建投資這一塊,所以地方債已經很快發行;而且‘十四五’也要到了,對于這些重大項目,國家也要求各地方抓緊落實,所以保證在建項目的投資能夠繼續下去。所以無論地方還是企業,就又開始新增了一些投資。”
發改委問診基建投資“堵點”:資本金層層穿透有所寬松
在“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下,當下的焦點轉向突破“堵點”。
1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公布開展專項行動的通知,定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集中開展為期半年的“投資法規執法檢查 疏解治理投資堵點”專項行動。
國家發改委表示,牽頭在全國開展一次投資審批合法性審查。其中,在國家層面,對照15部門《關于印發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投資審批管理事項統一名稱和申請材料清單的通知》(發改投資〔2019〕268號)。此外,疏解治理投資“堵點”。包括行政審批、投資決策、建設條件落實和投資統計方面。
經過近兩年監管整頓后,2019年PPP項目出現回暖跡象。截至9月末,全國PPP項目庫入庫14.1萬億元,合同簽約9.2萬億元,開工建設項目投資5.3萬億元。2019年1-9月,凈增落地項目1348個,同比上升20%;凈增開工項目1322個,同比上升130%。
在此背景下,12月5日,發改委發文稱,深入查找和糾正向民間資本推介重點領域項目、采取措施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和及時更新進展信息不到位的問題。
在2019年7月《政府投資條例》《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等投資法規實施后。政策層面同步陸續調降MLF、7天逆回購和LPR利率、下調基建資本金比、提前下達2020年專項債額度。11月27日,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占2019年當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2.15萬億元的47%。
發改委年內批復基建項目規模超1.3萬億元,投資將呈現三大特點
2019年以來,發改委批復的基建項目已超過50個,總投資額超1.3萬億元,從項目類型來看,多集中在城市軌道、機場擴建、煤礦等領域。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對短期經濟運行有重大影響力。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10880億元,同比增長5.2%。10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8個,總投資442億元,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
就2020年穩投資的方向,預計針對企業的減稅降費力度不會減弱,制造業利潤下滑勢頭有望扭轉,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企業投資信心;其次,金融對制造業投資、特別是對民營及小微企業投資的支持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預計2020年制造業投資增速加快將是大概率事件。在基建投資方面,2020年房地產市場有望保持穩定運行格局,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會從當前10%左右的水平上明顯回撤。整體上看,在一系列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支撐下,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比2019年加快3個百分點至4個百分點。確保在收官之年實現“GDP十年翻一番”的目標。
整體而言,2020年投資將會呈現三大特點。一是重交通、重通信;二是重均衡性;三是嚴格執行黨中央相關政策會議所強調的“適度發展”和“不搞土地財政”的思路。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