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隨著北方霧霾的加重,空氣凈化、新風等過濾凈化行業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也同時引爆了整個濾料行業。
由于濾料的用途眾多,有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車廂空調過濾器、汽車濾清器、一般通風用過濾器等。筆者近期在走訪一些濾料生產企業,在溝通交流濾料檢測方法的時候發現亂象重生。
就筆者目前所接觸的來講,空氣過濾的主要標準有ISO 16890一般通風用過濾器測試標準(于2018年取代EN 779和ASHRAE 52.2)、ISO 11155汽車乘駕室空調過濾器測試標準(顆粒物部分和氣體吸附部分)、EN 779:2012一般通風用空氣過濾器測試標準、EN 1822高效過濾器測試標準、ISO 5011汽車空氣濾清器測試標準、ISO 11057可清灰濾料測試標準、VDI 可清灰濾料測試標準、ISO 20564 CD油霧分離器測試標準等等。
每一種測試標準所使用的challenge aerosol和測試條件均不一樣。幾乎所有的測試方法中,均涉及到以下幾個主要指標的測試:
1)流量-阻力曲線。此指標z*為簡單,也z*為被人忽視。通常情況下,潔凈的片材濾料的流量-阻力曲線呈較好的線性關系。目前大多數人在比較濾料阻力高低的時候,會直接說我的阻力是多少多少Pa,有點搞暈了我,后來一打聽才知道,大家都是在TSI 8130的條件下進行比較的。實際上,TSI 8130的常用流量為32L/min,面風速為5.33cm/s,遠低于目前大多數實際應用的工況,如車廂空調過濾器的面風速在0.3m/s左右,一般通風用的過濾面風速可能更高。個人認為TSI 8130僅適用于口罩測試。
建議在測量濾料流量-阻力曲線的時候。選擇面風速的范圍為濾料實際工況風速的25%、50%、75%、100%、125%的條件下進行對比。做出整個曲線;
2)容塵量。達到一定阻力所能容納粉塵的質量。按照各自的標準,可以是A2塵、A4塵、ASHRAE塵、Pural NF(ISO 11057)、滑石粉等。容塵量反應濾料或者過濾器的壽命,由于阻力的上升,導致整個過濾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當濾料或者過濾器的阻力超過設計的范圍時,要么棄用該濾料或者過濾器,要么通過反吹的方式將表面的濾餅除去,來實現系統阻力的降低。
另外,不同標準所定義的粉塵濃度亦不一樣,有的為了得到更加均勻穩定的容塵量結果。有的為了加速老化或達到所設定的終阻力。通常來講,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粉塵濃度越高,在濾料或過濾器的表層會更加快速的形成濾餅,導致測試的容塵量值相比低粉塵濃度所得到的值更為低。同時,環境溫、濕度尤其濕度對容塵量的測試影響較為顯著,其主要原因為濕度會使得粉塵團聚,不容易被擴散,導致z*終的測試結果因濕度而差異顯著。
3)計重效率測試。主要通過稱重的方式計算得到,即被待測樣品截留的粉塵質量占加載到待測樣品上總質量之比。在待測樣品較小,尤其測試濾料的時候,天平的精度和人為的影響因素較大。在測試濾料的計重效率的時候,由于樣品本身較小,濾料本身和絕對濾料上收集的粉塵質量較少,測試前后的差值較小,若環境條件再稍微惡劣點,則測試的重復性就更為差了。
建議在做此項測試的時候,定義同樣的測試條件、稱重操作流程、操作員培訓上崗,這樣可保證測試的穩定性和重復性。
4)分級計數效率。一般來說,做分級計數效率常用的challenge aerosol為DEHS、A2塵、KCl、NaCl(由于其晶體顆粒較小,峰值在納米級別,建議測量方法為SMPS,但是有時亦發現大家在用OPC進行測試,個人不推薦)。此項指標可快速通過測試得到,但是理解起來卻是z*難。建議相關的從業人員好好讀下氣溶膠測量原理。
總的來說,濾料測試所依據的標準大多為其所在應用行業的過濾器的標準。我們在測試過程中,需遵循實際應用環境,盡可能的模擬工況測試條件。同時,我們也需要了解當前的檢測技術的局限性。這樣才能更好的開發濾料和應用濾料.
由于濾料的用途眾多,有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車廂空調過濾器、汽車濾清器、一般通風用過濾器等。筆者近期在走訪一些濾料生產企業,在溝通交流濾料檢測方法的時候發現亂象重生。
就筆者目前所接觸的來講,空氣過濾的主要標準有ISO 16890一般通風用過濾器測試標準(于2018年取代EN 779和ASHRAE 52.2)、ISO 11155汽車乘駕室空調過濾器測試標準(顆粒物部分和氣體吸附部分)、EN 779:2012一般通風用空氣過濾器測試標準、EN 1822高效過濾器測試標準、ISO 5011汽車空氣濾清器測試標準、ISO 11057可清灰濾料測試標準、VDI 可清灰濾料測試標準、ISO 20564 CD油霧分離器測試標準等等。
每一種測試標準所使用的challenge aerosol和測試條件均不一樣。幾乎所有的測試方法中,均涉及到以下幾個主要指標的測試:
1)流量-阻力曲線。此指標z*為簡單,也z*為被人忽視。通常情況下,潔凈的片材濾料的流量-阻力曲線呈較好的線性關系。目前大多數人在比較濾料阻力高低的時候,會直接說我的阻力是多少多少Pa,有點搞暈了我,后來一打聽才知道,大家都是在TSI 8130的條件下進行比較的。實際上,TSI 8130的常用流量為32L/min,面風速為5.33cm/s,遠低于目前大多數實際應用的工況,如車廂空調過濾器的面風速在0.3m/s左右,一般通風用的過濾面風速可能更高。個人認為TSI 8130僅適用于口罩測試。
建議在測量濾料流量-阻力曲線的時候。選擇面風速的范圍為濾料實際工況風速的25%、50%、75%、100%、125%的條件下進行對比。做出整個曲線;
2)容塵量。達到一定阻力所能容納粉塵的質量。按照各自的標準,可以是A2塵、A4塵、ASHRAE塵、Pural NF(ISO 11057)、滑石粉等。容塵量反應濾料或者過濾器的壽命,由于阻力的上升,導致整個過濾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當濾料或者過濾器的阻力超過設計的范圍時,要么棄用該濾料或者過濾器,要么通過反吹的方式將表面的濾餅除去,來實現系統阻力的降低。
另外,不同標準所定義的粉塵濃度亦不一樣,有的為了得到更加均勻穩定的容塵量結果。有的為了加速老化或達到所設定的終阻力。通常來講,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粉塵濃度越高,在濾料或過濾器的表層會更加快速的形成濾餅,導致測試的容塵量值相比低粉塵濃度所得到的值更為低。同時,環境溫、濕度尤其濕度對容塵量的測試影響較為顯著,其主要原因為濕度會使得粉塵團聚,不容易被擴散,導致z*終的測試結果因濕度而差異顯著。
3)計重效率測試。主要通過稱重的方式計算得到,即被待測樣品截留的粉塵質量占加載到待測樣品上總質量之比。在待測樣品較小,尤其測試濾料的時候,天平的精度和人為的影響因素較大。在測試濾料的計重效率的時候,由于樣品本身較小,濾料本身和絕對濾料上收集的粉塵質量較少,測試前后的差值較小,若環境條件再稍微惡劣點,則測試的重復性就更為差了。
建議在做此項測試的時候,定義同樣的測試條件、稱重操作流程、操作員培訓上崗,這樣可保證測試的穩定性和重復性。
4)分級計數效率。一般來說,做分級計數效率常用的challenge aerosol為DEHS、A2塵、KCl、NaCl(由于其晶體顆粒較小,峰值在納米級別,建議測量方法為SMPS,但是有時亦發現大家在用OPC進行測試,個人不推薦)。此項指標可快速通過測試得到,但是理解起來卻是z*難。建議相關的從業人員好好讀下氣溶膠測量原理。
總的來說,濾料測試所依據的標準大多為其所在應用行業的過濾器的標準。我們在測試過程中,需遵循實際應用環境,盡可能的模擬工況測試條件。同時,我們也需要了解當前的檢測技術的局限性。這樣才能更好的開發濾料和應用濾料.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