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目前,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在內的工業節能是國家節能減排大趨勢下勢在必行的工業項目,其技術水平如何?前景怎樣?有何風險和障礙?了解這些,不僅對整個工業節能發展水平能夠有所把握,而且能夠對應用面廣、耗電量大、能效整體水平較低的壓縮機節能及改造有所助益。借鑒同行新模式,開拓融資新渠道,走出壓縮機合同能源管理與節能改造產業新路子。
節能技術水平現狀及行業經營特點
一、行業技術水平及技術特點
工業能效管理行業屬于綜合性強的技術服務行業,技術基礎建立在多學科、多專業、多技術的綜合運用上。成功的工業能效管理解決方案并不是技術和產品的簡單疊加,需要利用多重技術將各專業子系統有效協調,技術核心是高耗能企業工藝流程的建模,并且依靠模型進行相應的能耗數據分析并得到z*佳的節能算法,進而在建模基礎上進行系統集成和整體工業節能方案的設計、工程實施以及節能效果評估。近年來,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和節能降耗的需求推動行業技術發展。但總體來說,我國節能服務行業技術裝備水平不高,行業內具備較強的綜合技術實力、具備信息全集成技術能力、能夠提供綜合型的能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較為缺乏。
未來,我國工業能效管理行業的龍頭企業將以綜合性的智能化平臺作為節能技術的發展重點,著力于工藝流程優化的建模以及全集成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幫助企業盡快實現“管理級”節能,實現自上而下的科學的節能決策,達到企業全面節能效益的目標。
二、行業的經營特點及模式
目前,工業能效管理行業形成了三種經營模式:
1、技術/設備提供商模式
該模式下具體分為兩類,技術提供商模式和設備提供商模式。前者以提供節能技術、咨詢為主,即為客戶提供節能方案所需的能耗分析、技術服務,由客戶自行完成設備采購、安裝、調試及后續維護。后者則以提供各類節能設備為主,在客戶完成前期技術咨詢的基礎上向客戶銷售標準化/定制化的節能設備。
2、能效管理解決方案服務模式
該類企業將節能服務領域特定環節整合為一套整體解決方案,依托于解決方案的設計和研發能力,集成配套設備及控制軟件,為客戶提供節能綜合服務,同時根據需要幫助客戶進行人員培訓和節能成果的評估。具體而言,該類企業提供的能效管理解決方案包括:
(1)沿動力流的第一重節能方案,即通過提供完整的工業電氣產品、方案與技術服務,實現在生產環節的節能增效;
(2)沿信息流的第二重節能方案,即通過采集生產過程的各項能耗數據,監控能源消耗狀況,將企業實際能耗數據進行對標管理,提出針對性的節能改進措施,實現節能的目的;
(3)沿管理流的第三重節能方案,即在第二重節能方案的基礎上,建立系統、全集成的能源管理系統平臺,有效整合能耗數據企業全范圍業務信息,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節能管理決策的依據。
能效管理解決方案服務模式的技術門檻較高,盈利風險較小,且能夠產生較高的附加值,是工業節能服務市場未來主流的商業模式。
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節能服務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包括:能耗分析、方案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節能量確認和保證等一整套的節能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在合同期間,節能服務公司與客戶分享節能效益;合同結束后,全部節能效益和節能設備歸客戶所有。
該模式是我國近年來開始發展的新型業務模式,但目前在國內占比不高,一方面由于該模式對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能力要求較高,另一方面,該模式下節能服務公司的成本收回及收益取得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普遍10年以上),且該等收益取決于合作方項目的運轉效率。若合作方行業不景氣、生產線運轉效率下降或合作方盈利能力下滑都將增加項目的可持續經營風險。
![2014工業節能行業發展分析及前景](/uploadfile/2014/1210/20141210032737312.jpg)
【壓縮機網】目前,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在內的工業節能是國家節能減排大趨勢下勢在必行的工業項目,其技術水平如何?前景怎樣?有何風險和障礙?了解這些,不僅對整個工業節能發展水平能夠有所把握,而且能夠對應用面廣、耗電量大、能效整體水平較低的壓縮機節能及改造有所助益。借鑒同行新模式,開拓融資新渠道,走出壓縮機合同能源管理與節能改造產業新路子。
節能技術水平現狀及行業經營特點
一、行業技術水平及技術特點
工業能效管理行業屬于綜合性強的技術服務行業,技術基礎建立在多學科、多專業、多技術的綜合運用上。成功的工業能效管理解決方案并不是技術和產品的簡單疊加,需要利用多重技術將各專業子系統有效協調,技術核心是高耗能企業工藝流程的建模,并且依靠模型進行相應的能耗數據分析并得到z*佳的節能算法,進而在建模基礎上進行系統集成和整體工業節能方案的設計、工程實施以及節能效果評估。近年來,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和節能降耗的需求推動行業技術發展。但總體來說,我國節能服務行業技術裝備水平不高,行業內具備較強的綜合技術實力、具備信息全集成技術能力、能夠提供綜合型的能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較為缺乏。
未來,我國工業能效管理行業的龍頭企業將以綜合性的智能化平臺作為節能技術的發展重點,著力于工藝流程優化的建模以及全集成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幫助企業盡快實現“管理級”節能,實現自上而下的科學的節能決策,達到企業全面節能效益的目標。
二、行業的經營特點及模式
目前,工業能效管理行業形成了三種經營模式:
1、技術/設備提供商模式
該模式下具體分為兩類,技術提供商模式和設備提供商模式。前者以提供節能技術、咨詢為主,即為客戶提供節能方案所需的能耗分析、技術服務,由客戶自行完成設備采購、安裝、調試及后續維護。后者則以提供各類節能設備為主,在客戶完成前期技術咨詢的基礎上向客戶銷售標準化/定制化的節能設備。
2、能效管理解決方案服務模式
該類企業將節能服務領域特定環節整合為一套整體解決方案,依托于解決方案的設計和研發能力,集成配套設備及控制軟件,為客戶提供節能綜合服務,同時根據需要幫助客戶進行人員培訓和節能成果的評估。具體而言,該類企業提供的能效管理解決方案包括:
(1)沿動力流的第一重節能方案,即通過提供完整的工業電氣產品、方案與技術服務,實現在生產環節的節能增效;
(2)沿信息流的第二重節能方案,即通過采集生產過程的各項能耗數據,監控能源消耗狀況,將企業實際能耗數據進行對標管理,提出針對性的節能改進措施,實現節能的目的;
(3)沿管理流的第三重節能方案,即在第二重節能方案的基礎上,建立系統、全集成的能源管理系統平臺,有效整合能耗數據企業全范圍業務信息,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節能管理決策的依據。
能效管理解決方案服務模式的技術門檻較高,盈利風險較小,且能夠產生較高的附加值,是工業節能服務市場未來主流的商業模式。
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節能服務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包括:能耗分析、方案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節能量確認和保證等一整套的節能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在合同期間,節能服務公司與客戶分享節能效益;合同結束后,全部節能效益和節能設備歸客戶所有。
該模式是我國近年來開始發展的新型業務模式,但目前在國內占比不高,一方面由于該模式對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能力要求較高,另一方面,該模式下節能服務公司的成本收回及收益取得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普遍10年以上),且該等收益取決于合作方項目的運轉效率。若合作方行業不景氣、生產線運轉效率下降或合作方盈利能力下滑都將增加項目的可持續經營風險。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