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近日,由中能建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歷時2年打造,硐室空間達9000立方米的壓縮空氣儲能地下人工硐室實驗室在湖南省長沙市正式落成。標志著全球首個大體量人工硐室型壓氣儲能試驗設施正式投入科學運行,這是中國能建繼湖北應城30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示范工程并網發電后,又一服務國家戰略、保障能源安全的生動實踐。
該實驗室是壓氣儲能領域全球最大規模、最先進的人工硐室原位試驗平臺,依托頂尖科研團隊、先進試驗裝備和工程化經驗,可為大容量、超長時、高效率、高安全人工硐室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建設布局,提供關鍵核心技術科學實驗和工程驗證,將極大地拓展壓縮空氣儲能選址靈活性,加速推動儲能產業集群化規模化高端化發展。
該實驗室位于望城區,占地面積13.6畝,試驗硐室內徑6米,設計壓力18兆帕,主要包括地下實驗室入口隧道、連接隧道和主實驗硐三部分。可在真實的巖體環境中開展儲氣庫長期耐壓和充放氣循環試驗。實驗室準確模擬壓縮空氣儲能實際運行工況,利用配套的“打氣筒”可向“超大輪胎”每小時注入10500立方米常壓空氣。基于大型現場原位試驗硐試驗,可對材料和結構的密封性能、儲氣庫圍巖穩定性及硐室變形、儲氣庫溫度場分布及熱力學特性、高溫高壓高濕多場耦合環境下材料的耐壓耐溫耐老化特性等問題開展科學研究。
實驗室的落成將對壓縮空氣儲能人工硐室儲氣庫選址、設計、建造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加速推動“沙戈荒”地區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布局,有效解決中國三北地區綠電外送難題,支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壓縮機網】近日,由中能建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歷時2年打造,硐室空間達9000立方米的壓縮空氣儲能地下人工硐室實驗室在湖南省長沙市正式落成。標志著全球首個大體量人工硐室型壓氣儲能試驗設施正式投入科學運行,這是中國能建繼湖北應城30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示范工程并網發電后,又一服務國家戰略、保障能源安全的生動實踐。
該實驗室是壓氣儲能領域全球最大規模、最先進的人工硐室原位試驗平臺,依托頂尖科研團隊、先進試驗裝備和工程化經驗,可為大容量、超長時、高效率、高安全人工硐室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建設布局,提供關鍵核心技術科學實驗和工程驗證,將極大地拓展壓縮空氣儲能選址靈活性,加速推動儲能產業集群化規模化高端化發展。
該實驗室位于望城區,占地面積13.6畝,試驗硐室內徑6米,設計壓力18兆帕,主要包括地下實驗室入口隧道、連接隧道和主實驗硐三部分。可在真實的巖體環境中開展儲氣庫長期耐壓和充放氣循環試驗。實驗室準確模擬壓縮空氣儲能實際運行工況,利用配套的“打氣筒”可向“超大輪胎”每小時注入10500立方米常壓空氣。基于大型現場原位試驗硐試驗,可對材料和結構的密封性能、儲氣庫圍巖穩定性及硐室變形、儲氣庫溫度場分布及熱力學特性、高溫高壓高濕多場耦合環境下材料的耐壓耐溫耐老化特性等問題開展科學研究。
實驗室的落成將對壓縮空氣儲能人工硐室儲氣庫選址、設計、建造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加速推動“沙戈荒”地區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布局,有效解決中國三北地區綠電外送難題,支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