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近日,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究員陳海生團隊完成了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的集成測試,各項結果全部合格,達到或超過設計指標。這一進展是該團隊研制國際首臺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樣機的重要一步。
(國際首臺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
壓縮空氣儲能的技術原理是在用電低谷時,將空氣壓縮儲存于儲氣室中,使電能轉化為空氣能存儲起來;在用電高峰時釋放高壓空氣進入燃燒室,帶動發電機發電,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但是,傳統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存在依賴儲氣洞穴、依賴化石燃料以及系統效率較低等瓶頸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陳海生團隊提出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采用壓縮空氣液化儲存或高壓氣態儲存在儲氣裝置中,擺脫了對儲氣洞穴的依賴;通過蓄熱技術回收利用氣體壓縮過程會產生的熱量,不必燃燒化石燃料提供熱量;通過高效的壓縮、膨脹、超臨界蓄熱及換熱,大大提升整體系統效率。
這其中,膨脹機是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做功發電的關鍵核心部件,是系統研發的最大難點之一,具有負荷高、流量大、流動傳熱耦合復雜、變工況調控難度大等技術難點。經過多年努力,研發團隊先后攻克了多級膨脹機全三維設計、復雜軸系結構、變工況調節與控制等關鍵技術,研制出國際首臺100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多級高負荷膨脹機,具有集成度高、效率高及壽命長等優點。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是國內最早開展壓縮空氣儲能研究的機構,此前,陳海生團隊曾在2013年和2016年建成國際首個1.5兆瓦級和10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
其中,1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系統效率達到60%,是目前全球效率最高的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規模越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陳海生告訴《中國科學報》,100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樣機建成后,額定效率將達到70%左右。
據悉,目前世界上有兩座百兆瓦級商業運行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都采用燃燒天然氣的傳統技術路線。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示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際上效率最高、技術最先進的百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
來源:能源盒子 國際新能源網
![壓縮機行業快訊:國際首臺1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完成測試](/uploadfile/2020/0731/20200731111128253.png)
(國際首臺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
壓縮空氣儲能的技術原理是在用電低谷時,將空氣壓縮儲存于儲氣室中,使電能轉化為空氣能存儲起來;在用電高峰時釋放高壓空氣進入燃燒室,帶動發電機發電,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但是,傳統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存在依賴儲氣洞穴、依賴化石燃料以及系統效率較低等瓶頸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陳海生團隊提出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采用壓縮空氣液化儲存或高壓氣態儲存在儲氣裝置中,擺脫了對儲氣洞穴的依賴;通過蓄熱技術回收利用氣體壓縮過程會產生的熱量,不必燃燒化石燃料提供熱量;通過高效的壓縮、膨脹、超臨界蓄熱及換熱,大大提升整體系統效率。
這其中,膨脹機是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做功發電的關鍵核心部件,是系統研發的最大難點之一,具有負荷高、流量大、流動傳熱耦合復雜、變工況調控難度大等技術難點。經過多年努力,研發團隊先后攻克了多級膨脹機全三維設計、復雜軸系結構、變工況調節與控制等關鍵技術,研制出國際首臺100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多級高負荷膨脹機,具有集成度高、效率高及壽命長等優點。
![壓縮機行業快訊:國際首臺1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完成測試](/uploadfile/2020/0731/20200731111211120.png)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是國內最早開展壓縮空氣儲能研究的機構,此前,陳海生團隊曾在2013年和2016年建成國際首個1.5兆瓦級和10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
其中,1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系統效率達到60%,是目前全球效率最高的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規模越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陳海生告訴《中國科學報》,100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樣機建成后,額定效率將達到70%左右。
據悉,目前世界上有兩座百兆瓦級商業運行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都采用燃燒天然氣的傳統技術路線。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示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際上效率最高、技術最先進的百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
來源:能源盒子 國際新能源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