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通用機械行業的產銷今年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但增幅較往年大幅下降,目前已進入中速增長區(12%~15%)。”1月25日,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張雨豹告訴記者。
他表示,受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的影響,今年通用機械行業經受了外需不足、內需不旺、應收賬款逐月增加、人才匱乏等多方面的挑戰。
行業增長速度放緩
2011年以前我國通用機械行業產銷增速一直維持在20%以上,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達7000多億元。
去年受宏觀經濟影響,1~10月通用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374.24億元,較2011年同期回落15.76個百分點;完成工業銷售產值6174.13億元,同比增長14.22%,增速較2011年同期回落14.75個百分點;完成出口交貨值719.68億元,較2011年同期回落23.24個百分點。
張雨豹分析說,由于通用機械行業以工業用泵(品)為主,受國家固定資產投資放緩的影響,行業增長速度較往年有大幅回落。
其中,工業總產值同比回落z*大的是壓縮機、泵和真空設備,分別回落22.76個百分點和16.51個百分點。為拉動市場需求,國家在加強重點領域節能的同時也在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如國家采用家電補貼的做法,推動用戶購買節能產品,加快淘汰那些高耗能、低效率的機電產品。
目前經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的《節能機電產品推薦目錄》就包括通用機械行業的泵、壓縮機和風機。每年國家對此項目的補貼達150億元。
從去年通用機械各月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完成情況看,盡管同比增速大幅度下滑,但從6月份以后生產銷售情況開始逐漸趨穩。張雨豹分析認為,這得益于通用機械的市場應用領域廣,產品不僅可以應用在城市建設領域,還可以應用在電力、冶金、煤化工、石化等領域。對此,行業內也有“東方不亮,西方亮”的說法。
進出口增速下降
“長期以來,通用機械行業都是進口高端裝備,出口量大面廣的中低端產品。”張雨豹告訴記者,通用機械行業每年出口大約100億美元。
據海關統計,去年1~10月通用機械行業累計進出口總額270.76億美元,同比下降0.03%個百分點,增幅較2011年同期下降23.8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55.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同比增幅較2011年同期下降10.9個百分點;進口115.59億美元,同比下降12.03%,同比增幅較2011年同期回落30.29個百分點。
進口增速大幅下滑,張雨豹認為主要原因在于通用機械行業的重大裝備國產化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反映出國家投資增速在逐步放緩。
此外,他對記者說,通用機械行業可以說鮮有企業主動走出去,大多數企業還只是瞄準國內市場,究其原因還在于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自主品牌。
企業要想在國外市場上建立屬于自己的銷售渠道,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經濟持續下滑,公司利潤不斷下降,甚至產銷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對于大多數企業是比較困難的。同時,企業走出去還要考慮當地人文、地理、法律、法規、貿易、政策等很多因素。
企業分化明顯
通用機械行業去年1~9月實現利潤365.17億元,同比增長10.44%,同比增幅較2011年同期下降19.02個百分點。其中,泵及真空設備行業實現利潤85.47億元,增幅較2011年同期回落30.46個百分點。
“2012年前三季度通用機械行業虧損企業占比11.6%,比2011年同期增加7.1個百分點,累計虧損額達17.85億元,虧損額比2011年同期增加50.89%。”張雨豹指出,在協會統計的104家企業中,46家企業利潤增速負增長超過20%,17家企業虧損。
此外,在這104家企業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只有534.66億元,同比增長3.67%,比2011年同期下降12.8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41.13億元,同比增長4.9%,比2011年同期下降16.69個百分點。累計訂貨量751.98億元,同比下降3.68%。
他對記者說,在統計的104家企業中,只有21家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速保持10%,30家企業利潤增長超過20%;在上報累計訂貨量的84家企業中,14家企業累計訂貨量同比增長超過10%,48家企業累計訂貨量同比負增長,21家企業累計訂貨量同比下降20%以上。訂貨量嚴重不足,這是因為水泥、鋼鐵、電力行業對通用機械產品的需求下降,地鐵、隧道、天然氣市場則較好。
在行業虧損面增加的同時,我們也發現行業內領軍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去年1~10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02.29億元,同比增長9.5%;實現銷售收入79.85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利潤總額2.24億元,同比增長20.2%。
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1~10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2.1億元,同比增長24.2%;實現銷售收入51.79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利潤總額9.3億元,同比增長11.9%。
杭州制氧機集團有限公司1~10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5.6億元,同比增長24.2%;實現銷售收入69.06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利潤總額5.99億元,同比增長1.3%。
2013年形勢依然嚴峻
“十一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也由此拉動了裝備工業的進步,中國的經濟增長可以說是創造了奇跡,但從目前裝備工業的情況來看,由于前幾年的擴張,行業產能已經開始出現過剩現象。
加上q*仍處于經濟危機后的艱難復雜調整期,國內處于高增長后的調整期,原有的競爭優勢、增調動力逐漸趨弱。
對此,張雨豹分析說,“十二五”期間的國內外大環境,以及行業的情況已經不同于以往,行業如果要想達到“十一五”那樣的增速是很難的,預計2013年通用機械行業將保持適度增速,其中,工業總產值保持10%增速,利潤總額保持7%增速,出口保持6%。
總結近幾年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張雨豹對記者說,第一,傳統產品生產任務不足,個別企業出現減少工作時間或部分停工現象;第二,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問題突顯,行業惡性競爭加劇,泵、閥門、壓縮機出廠價格指數逐月下滑;第三,企業資金困難,應收賬款累計額逐月增加,同比增長19.83%,流動資產周轉率較2011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以及項目的拖期和延期交貨,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緊張,加大了生產組織難度;第四,技術人才匱乏,且領軍技術人員老齡化趨勢嚴重,民營企業在技術上能稱為專家的技術人員寥寥無幾。
記者手記
轉變方式是今后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2002年開始,近十年的高速發展,既讓通用機械行業收獲了豐碩的成果,也帶來產能規模擴張過大、重復建設以及市場惡性競爭的弊端。
隨著經濟危機的出現以及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這些弊端愈加明顯。因此,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已成為今后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面對嚴峻經濟形勢的考驗,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那些只知道拼價格,沒有質量優勢,沒有技術優勢,沒有品牌優
勢,沒有經營管理特色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
那些做大做強的企業,也只有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不單純追求規模效應,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品牌提升、人才強企、精益管理、兼并重組等戰略措施,才能早日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來源:中國工業報
“雖然我國通用機械行業的產銷今年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但增幅較往年大幅下降,目前已進入中速增長區(12%~15%)。”1月25日,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張雨豹告訴記者。
他表示,受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的影響,今年通用機械行業經受了外需不足、內需不旺、應收賬款逐月增加、人才匱乏等多方面的挑戰。
行業增長速度放緩
2011年以前我國通用機械行業產銷增速一直維持在20%以上,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達7000多億元。
去年受宏觀經濟影響,1~10月通用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374.24億元,較2011年同期回落15.76個百分點;完成工業銷售產值6174.13億元,同比增長14.22%,增速較2011年同期回落14.75個百分點;完成出口交貨值719.68億元,較2011年同期回落23.24個百分點。
張雨豹分析說,由于通用機械行業以工業用泵(品)為主,受國家固定資產投資放緩的影響,行業增長速度較往年有大幅回落。
其中,工業總產值同比回落z*大的是壓縮機、泵和真空設備,分別回落22.76個百分點和16.51個百分點。為拉動市場需求,國家在加強重點領域節能的同時也在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如國家采用家電補貼的做法,推動用戶購買節能產品,加快淘汰那些高耗能、低效率的機電產品。
目前經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的《節能機電產品推薦目錄》就包括通用機械行業的泵、壓縮機和風機。每年國家對此項目的補貼達150億元。
從去年通用機械各月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完成情況看,盡管同比增速大幅度下滑,但從6月份以后生產銷售情況開始逐漸趨穩。張雨豹分析認為,這得益于通用機械的市場應用領域廣,產品不僅可以應用在城市建設領域,還可以應用在電力、冶金、煤化工、石化等領域。對此,行業內也有“東方不亮,西方亮”的說法。
進出口增速下降
“長期以來,通用機械行業都是進口高端裝備,出口量大面廣的中低端產品。”張雨豹告訴記者,通用機械行業每年出口大約100億美元。
據海關統計,去年1~10月通用機械行業累計進出口總額270.76億美元,同比下降0.03%個百分點,增幅較2011年同期下降23.8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55.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同比增幅較2011年同期下降10.9個百分點;進口115.59億美元,同比下降12.03%,同比增幅較2011年同期回落30.29個百分點。
進口增速大幅下滑,張雨豹認為主要原因在于通用機械行業的重大裝備國產化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反映出國家投資增速在逐步放緩。
此外,他對記者說,通用機械行業可以說鮮有企業主動走出去,大多數企業還只是瞄準國內市場,究其原因還在于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自主品牌。
企業要想在國外市場上建立屬于自己的銷售渠道,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經濟持續下滑,公司利潤不斷下降,甚至產銷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對于大多數企業是比較困難的。同時,企業走出去還要考慮當地人文、地理、法律、法規、貿易、政策等很多因素。
企業分化明顯
通用機械行業去年1~9月實現利潤365.17億元,同比增長10.44%,同比增幅較2011年同期下降19.02個百分點。其中,泵及真空設備行業實現利潤85.47億元,增幅較2011年同期回落30.46個百分點。
“2012年前三季度通用機械行業虧損企業占比11.6%,比2011年同期增加7.1個百分點,累計虧損額達17.85億元,虧損額比2011年同期增加50.89%。”張雨豹指出,在協會統計的104家企業中,46家企業利潤增速負增長超過20%,17家企業虧損。
此外,在這104家企業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只有534.66億元,同比增長3.67%,比2011年同期下降12.8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41.13億元,同比增長4.9%,比2011年同期下降16.69個百分點。累計訂貨量751.98億元,同比下降3.68%。
他對記者說,在統計的104家企業中,只有21家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速保持10%,30家企業利潤增長超過20%;在上報累計訂貨量的84家企業中,14家企業累計訂貨量同比增長超過10%,48家企業累計訂貨量同比負增長,21家企業累計訂貨量同比下降20%以上。訂貨量嚴重不足,這是因為水泥、鋼鐵、電力行業對通用機械產品的需求下降,地鐵、隧道、天然氣市場則較好。
在行業虧損面增加的同時,我們也發現行業內領軍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去年1~10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02.29億元,同比增長9.5%;實現銷售收入79.85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利潤總額2.24億元,同比增長20.2%。
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1~10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2.1億元,同比增長24.2%;實現銷售收入51.79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利潤總額9.3億元,同比增長11.9%。
杭州制氧機集團有限公司1~10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5.6億元,同比增長24.2%;實現銷售收入69.06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利潤總額5.99億元,同比增長1.3%。
2013年形勢依然嚴峻
“十一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也由此拉動了裝備工業的進步,中國的經濟增長可以說是創造了奇跡,但從目前裝備工業的情況來看,由于前幾年的擴張,行業產能已經開始出現過剩現象。
加上q*仍處于經濟危機后的艱難復雜調整期,國內處于高增長后的調整期,原有的競爭優勢、增調動力逐漸趨弱。
對此,張雨豹分析說,“十二五”期間的國內外大環境,以及行業的情況已經不同于以往,行業如果要想達到“十一五”那樣的增速是很難的,預計2013年通用機械行業將保持適度增速,其中,工業總產值保持10%增速,利潤總額保持7%增速,出口保持6%。
總結近幾年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張雨豹對記者說,第一,傳統產品生產任務不足,個別企業出現減少工作時間或部分停工現象;第二,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問題突顯,行業惡性競爭加劇,泵、閥門、壓縮機出廠價格指數逐月下滑;第三,企業資金困難,應收賬款累計額逐月增加,同比增長19.83%,流動資產周轉率較2011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以及項目的拖期和延期交貨,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緊張,加大了生產組織難度;第四,技術人才匱乏,且領軍技術人員老齡化趨勢嚴重,民營企業在技術上能稱為專家的技術人員寥寥無幾。
記者手記
轉變方式是今后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2002年開始,近十年的高速發展,既讓通用機械行業收獲了豐碩的成果,也帶來產能規模擴張過大、重復建設以及市場惡性競爭的弊端。
隨著經濟危機的出現以及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這些弊端愈加明顯。因此,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已成為今后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面對嚴峻經濟形勢的考驗,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那些只知道拼價格,沒有質量優勢,沒有技術優勢,沒有品牌優
勢,沒有經營管理特色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
那些做大做強的企業,也只有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不單純追求規模效應,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品牌提升、人才強企、精益管理、兼并重組等戰略措施,才能早日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來源:中國工業報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