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在經濟新常態下,產業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抓手。在抓好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的同時,要下大力氣尋找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為此,遂寧市正式出臺了遂寧市《科技服務業發展推進方案》《天然氣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新材料產業發展推進方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推進方案》等。
據悉,下一步,遂寧市招商引資工作將緊緊圍繞八大成長型產業做文章,運用新思路,研究新機制,尋找新辦法,實現新突破,從而有力支撐八大成長型產業加快發展。同時,要堅持引進與培育并重,既引進先進的產業主體和產業鏈,又大力培育壯大一批高水平本土企業,要通過成長型產業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從即日起,本報推出“關注遂寧市八大成長型產業”系列報道。
遂寧市裝備制造業的優勢行業主要集中在汽車機械、工程機械、石油及天然氣裝備制造等領域。
從1966年第一家大型汽車零配件企業飛虹軸瓦建成投產,到2014年5月江淮汽車集團遂寧分公司揭牌暨改裝車下線,再到今年8月,遂寧市成功引進了亞洲第一臺智能鉆機——德國海瑞克TI-350T鉆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遂寧市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每一步都鏗鏘有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曾經的“小盆景”逐步變成了“大風景”,目前遂寧市初步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石油機械、工程機械、電工電器等四大領域的裝備制造業體系。
為加快推進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遂寧市出臺了《遂寧市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推進方案》,以加快產業園區建設、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加強產業協作配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培育壯大產業規模,同時不斷推動企業創新轉型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支持企業營銷創新。爭取到2020年,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50億元,基本建成成渝經濟區重要的機電產業制造基地。
制造產業已初具規模 “小盆景”逐步變成“大風景”
“由零部件生產到整車制造,遂寧已初步形成完整產業鏈。”目前,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在遂寧已經初具規模。今年5月6日,第一輛“遂寧造”江淮汽車正式下線。江淮汽車的進入讓遂寧的“汽車生產”變成了“汽車產業”。由于江淮汽車的“龍頭”效應,許多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正紛至沓來,一條企業及零部件產業配套鏈正在建立。目前,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14戶,資產總額達到12.8億元,擁有以坤鼎車業、海特東乘為代表的整車制造企業和以恩比飛虹汽車零部件、明強實業、富士電機、天泉汽車空調、君格機械、圣哲機械、路雅達科技、正泰置業、遂發汽車玻璃等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
與此同時,亞洲第一臺智能鉆機——德國海瑞克TI-350T鉆機帶來的連鎖反應,給遂寧市發展石油及天然氣裝備制造產業注入了強勁動力。該項目對于做大做強遂寧市機械裝備制造產業,推進新型工業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另一方面,以射洪通用機械、奧爾鉑電梯等企業為重點的工程機械制造產業,努力帶動明塬工程機械、華能機械、東升礦山機械等多個制造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擴大生產規模,發展一批配套企業,形成特色產業集群。
產業升級任重道遠 創新是持續發展的動力
雖然有了長足發展,但遂寧市的機電與裝備制造業還存在著不少不能回避的問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單機、零配件產品較多,重大、成套產品較少,產品附加值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行業總體創新投入不足,研發能力弱等。
對此,在近日舉行的河南裝備制造業發展論壇上,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結合“構建核心技術創新體系,提升裝備制造業水平”這一主題提出的建議,或對遂寧的發展具有借鑒意義:建立以企業技術需求為主導的市場化甄選項目的科技管理體制,使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建立裝備制造業發展基金,用于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重點項目的補貼和技術創新、研發資助及獎勵等;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裝備制造業企業的信貸投入;鼓勵各級融資性擔保機構為裝備制造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服務,引導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向裝備制造業投資;出臺引進高端科技人才的優惠政策,加快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訓等。
不足之處就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遂寧機電與裝備制造業任重而道遠。不過可以肯定的是 ,無論對于一個企業還是一個產業來說,創新都是持續發展的動力。對于裝備制造業這樣的傳統產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顯得更為重要。
產業升級,政府是引導。遂寧市專門成立了遂寧市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定期研究、統籌解決全市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
壯大產業,創優發展環境。強化財稅扶持,用好用足國家產業政策,發改、經信、財政等部門要積極幫助企業向上爭取專項資金扶持。支持機電與裝備制造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全面落實重大技術裝備進口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等優惠政策。
同時,資金是企業的動力源泉。為此,我市將不斷強化金融保障,鼓勵各金融機構采取銀團貸款、混合貸款、委托理財、融資租賃、股權信托等多種方式,加大對機電與裝備制造業項目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引進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機電與裝備制造企業。
發展產業,人才是關鍵。強化人才保障方面我市主要針對技術攻堅階段企業,按照“人才+團隊+項目”引才方式,加強帶團隊、帶項目、帶資金的高層次創業創新團隊和人才的引進。
企業強強聯合 “手牽手”謀發展
“富士電機的產品主要為長安汽車配套;天泉汽車空調生產的空調壓縮機主要銷往國外;明強實業生產的汽車發動機連桿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已成為美國通用汽車長期配套廠家。”市經信委政策法規科的負責人表示,發展產業的集聚效益,單靠企業的“單打獨斗”是不可行的,還需要彼此“手牽手”聯合謀發展。
壯大產業,企業是主體。在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市將遴選一批優勢明顯、發展強勁的龍頭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引導和幫助企業制定發展規劃,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傾斜。重點支持企業兼并重組、改制上市、品牌建設,努力培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帶動和示范作用明顯的行業領軍企業。
由點到面,由龍頭企業的帶動到產業集聚。遂寧市還將加快產業園區建設,以園區為載體,加快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園、石油及天然氣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專業化園區建設,促進園區提檔升級,打造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的核心腹地。
面面結合,促進產業內部公用共享。遂寧市將探索“虛擬運營”等方式,創新高端裝備、大型設備共用共享機制。在發展過程中,支持機電與裝備制造企業進軍研發設計、品牌運營、市場營銷、設備總裝、售后服務等高端環節,鼓勵龍頭企業逐步剝離加工制造環節,引導中小企業融入龍頭企業的供應鏈,促進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訂單對接、供應鏈協同、技術協作,優化機械裝備產業鏈。
【壓縮機網】在經濟新常態下,產業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抓手。在抓好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的同時,要下大力氣尋找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為此,遂寧市正式出臺了遂寧市《科技服務業發展推進方案》《天然氣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新材料產業發展推進方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推進方案》等。
據悉,下一步,遂寧市招商引資工作將緊緊圍繞八大成長型產業做文章,運用新思路,研究新機制,尋找新辦法,實現新突破,從而有力支撐八大成長型產業加快發展。同時,要堅持引進與培育并重,既引進先進的產業主體和產業鏈,又大力培育壯大一批高水平本土企業,要通過成長型產業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從即日起,本報推出“關注遂寧市八大成長型產業”系列報道。
遂寧市裝備制造業的優勢行業主要集中在汽車機械、工程機械、石油及天然氣裝備制造等領域。
從1966年第一家大型汽車零配件企業飛虹軸瓦建成投產,到2014年5月江淮汽車集團遂寧分公司揭牌暨改裝車下線,再到今年8月,遂寧市成功引進了亞洲第一臺智能鉆機——德國海瑞克TI-350T鉆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遂寧市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每一步都鏗鏘有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曾經的“小盆景”逐步變成了“大風景”,目前遂寧市初步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石油機械、工程機械、電工電器等四大領域的裝備制造業體系。
為加快推進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遂寧市出臺了《遂寧市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推進方案》,以加快產業園區建設、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加強產業協作配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培育壯大產業規模,同時不斷推動企業創新轉型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支持企業營銷創新。爭取到2020年,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50億元,基本建成成渝經濟區重要的機電產業制造基地。
制造產業已初具規模 “小盆景”逐步變成“大風景”
“由零部件生產到整車制造,遂寧已初步形成完整產業鏈。”目前,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在遂寧已經初具規模。今年5月6日,第一輛“遂寧造”江淮汽車正式下線。江淮汽車的進入讓遂寧的“汽車生產”變成了“汽車產業”。由于江淮汽車的“龍頭”效應,許多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正紛至沓來,一條企業及零部件產業配套鏈正在建立。目前,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14戶,資產總額達到12.8億元,擁有以坤鼎車業、海特東乘為代表的整車制造企業和以恩比飛虹汽車零部件、明強實業、富士電機、天泉汽車空調、君格機械、圣哲機械、路雅達科技、正泰置業、遂發汽車玻璃等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
與此同時,亞洲第一臺智能鉆機——德國海瑞克TI-350T鉆機帶來的連鎖反應,給遂寧市發展石油及天然氣裝備制造產業注入了強勁動力。該項目對于做大做強遂寧市機械裝備制造產業,推進新型工業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另一方面,以射洪通用機械、奧爾鉑電梯等企業為重點的工程機械制造產業,努力帶動明塬工程機械、華能機械、東升礦山機械等多個制造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擴大生產規模,發展一批配套企業,形成特色產業集群。
產業升級任重道遠 創新是持續發展的動力
雖然有了長足發展,但遂寧市的機電與裝備制造業還存在著不少不能回避的問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單機、零配件產品較多,重大、成套產品較少,產品附加值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行業總體創新投入不足,研發能力弱等。
對此,在近日舉行的河南裝備制造業發展論壇上,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結合“構建核心技術創新體系,提升裝備制造業水平”這一主題提出的建議,或對遂寧的發展具有借鑒意義:建立以企業技術需求為主導的市場化甄選項目的科技管理體制,使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建立裝備制造業發展基金,用于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重點項目的補貼和技術創新、研發資助及獎勵等;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裝備制造業企業的信貸投入;鼓勵各級融資性擔保機構為裝備制造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服務,引導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向裝備制造業投資;出臺引進高端科技人才的優惠政策,加快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訓等。
不足之處就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遂寧機電與裝備制造業任重而道遠。不過可以肯定的是 ,無論對于一個企業還是一個產業來說,創新都是持續發展的動力。對于裝備制造業這樣的傳統產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顯得更為重要。
產業升級,政府是引導。遂寧市專門成立了遂寧市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定期研究、統籌解決全市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
壯大產業,創優發展環境。強化財稅扶持,用好用足國家產業政策,發改、經信、財政等部門要積極幫助企業向上爭取專項資金扶持。支持機電與裝備制造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全面落實重大技術裝備進口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等優惠政策。
同時,資金是企業的動力源泉。為此,我市將不斷強化金融保障,鼓勵各金融機構采取銀團貸款、混合貸款、委托理財、融資租賃、股權信托等多種方式,加大對機電與裝備制造業項目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引進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機電與裝備制造企業。
發展產業,人才是關鍵。強化人才保障方面我市主要針對技術攻堅階段企業,按照“人才+團隊+項目”引才方式,加強帶團隊、帶項目、帶資金的高層次創業創新團隊和人才的引進。
企業強強聯合 “手牽手”謀發展
“富士電機的產品主要為長安汽車配套;天泉汽車空調生產的空調壓縮機主要銷往國外;明強實業生產的汽車發動機連桿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已成為美國通用汽車長期配套廠家。”市經信委政策法規科的負責人表示,發展產業的集聚效益,單靠企業的“單打獨斗”是不可行的,還需要彼此“手牽手”聯合謀發展。
壯大產業,企業是主體。在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市將遴選一批優勢明顯、發展強勁的龍頭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引導和幫助企業制定發展規劃,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傾斜。重點支持企業兼并重組、改制上市、品牌建設,努力培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帶動和示范作用明顯的行業領軍企業。
由點到面,由龍頭企業的帶動到產業集聚。遂寧市還將加快產業園區建設,以園區為載體,加快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園、石油及天然氣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專業化園區建設,促進園區提檔升級,打造機電與裝備制造產業的核心腹地。
面面結合,促進產業內部公用共享。遂寧市將探索“虛擬運營”等方式,創新高端裝備、大型設備共用共享機制。在發展過程中,支持機電與裝備制造企業進軍研發設計、品牌運營、市場營銷、設備總裝、售后服務等高端環節,鼓勵龍頭企業逐步剝離加工制造環節,引導中小企業融入龍頭企業的供應鏈,促進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訂單對接、供應鏈協同、技術協作,優化機械裝備產業鏈。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