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1、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發展趨勢
1.1 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已成為中國能源供應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礎
中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致密砂巖氣、煤層氣、頁巖氣技術可采資源量約34億m3,是常規天然氣技術 可 采 資 源 量 的2倍。目前中國致密砂巖氣、煤層氣已經進入規模開發階段,頁巖氣的開發利用正在起步。2012年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共445.5億m3,占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41.75%。
1.1.1 致密氣資源的開發世界領先
我國致密氣資源有利勘探面積32萬km2,資源量17億~25億 m3,技術可采資源量9億~12億m3,廣泛分布于鄂爾多斯、四川、松遼、渤海灣、柴達木、塔里木及準噶爾等10余個盆地。
近年來,隨著水力壓裂改造技術進步和規模化應用的推動下,致密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進展,形成了鄂爾多斯 盆地蘇里格、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兩大致密氣區。至2012年底,致密氣年產量為320億m3,占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比例已超過1/4,產量僅次于美國。
1.1.2 煤層氣開發步伐加快
我國煤層氣資源豐富,初步評價中國45個聚煤盆地煤層氣總資源量為36.8億m3,可采資源量為10.87億m3;高、中、低煤階煤層氣資源量分別為7.8億、14.3億、14.7億 m3,繼俄羅斯、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初步形成了適合不同類型煤層氣的勘探開發配套技術,成功實現沁水、鄂東、阜新、鐵
法等地區的工業化開采。
2010年12月國家商務部宣布部分放開煤層氣開發的對外合作。到2012 年底,中國共鉆煤層氣井13580口,探明地質儲量2902億m3,年產量125×108m3。據《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在國際先進技術和國家政策的支持與推動下,預計2015年煤層氣(煤礦瓦斯)產量將達到300億m3,我國煤層氣產業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
1.1.3 頁巖氣開發已經起步
我國頁巖氣可采儲量為36億m3,是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熱點領域。據預測,僅中國3大地區海相頁巖氣資源量就達21億m3:南方古生界頁巖(12億m3);華北地區下古生界頁巖(4億m3);塔里木盆地寒武—奧陶系頁巖(5億m3)。為了加快頁巖氣產業化進程,中國已成立了國家頁巖氣研發試驗中心,設立頁巖氣重大專項攻關,開展頁巖氣資源評價項目,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中國石油已在古生界海相頁巖氣開發獲得突破,相繼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渝西南、滇黔北等地區進行了頁巖氣資源勘探,優選了威遠—長寧區塊、滇黔北昭通區塊作為頁巖氣產業化示范區。
1.2 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將有效緩解中國資源環境壓力
中國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2012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僅為5.2%,遠低于世界24%的平均水平。資源和環境壓力的持續增大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突出問題。
據國家環保部的報告顯示,由于粗放發展方式遲遲未能改變,目前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大大超過環境承載能力。在傳統的資源環境問題不斷加大的同時,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新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因此優先發展天然氣可提高我國清潔能源的供給能力,優化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將成為有效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的重要途徑。
1.3 中國將成為q*重要的頁巖氣產業示范區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2011年預測,q*頁巖氣資源潛力超過10億m3的國家僅有7個。但目前已實現頁巖氣產業化的國家僅只有美國,加拿大已
在開發技術上取得突破,之后應為中國。中國在推動頁巖氣開發上動力非常強 勁。2011年12月,國土資源部將頁巖氣作為獨立礦種加強管理,降低了外資、民營資金進入的門檻。
針對頁巖氣的特點和國外成功經驗,明確了“調查先行、規劃調控、競爭出讓、合同管理、加快突破”的工作思路;根據已選定的頁巖氣有利遠景區和頁巖氣探礦權管理目標,編制了頁巖氣探礦權設置方案;引入了市場機制,創新了頁巖氣資源管理機制,開展了頁巖氣探礦權出讓招標工作,并出臺了頁巖氣產業發展規劃,設立了多個頁巖氣示范區,有效地促進頁巖氣產業化進程。
2、面臨的挑戰
2.1 資源還需進一步落實
我國具有非常規天然氣大規模成藏的基本條件,但尚未系統開展全國范圍內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調查和評價,資源總量和分布尚未完全掌握。以頁巖氣為例,各大機構公布的中國頁巖氣資源量評價數據存在一定差異。
2.2 政策體系需要持續健全和完善
2.2.1 缺乏針對致密氣發展的相關扶持政策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2007)、《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頁巖氣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文件,但缺乏針對致密氣的發展戰略和相關扶持政策。
2.2.2 煤層氣政策有待完善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正規煤層氣勘探開發,1996年以后各種優惠 政策相繼出臺。總體來看,我國2005年以前促進煤層氣開發的優惠政策偏重規模化生產后政策優惠,缺乏起步階段鼓勵煤層氣前期投入及吸引投資、融資的措施。2006年國務院發布的47號文件“關于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建議”和國土資 發〔2007〕96號“關于加強煤炭和煤層氣資源綜合勘查開采管理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的出臺,對我國煤層氣事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但我國煤層氣資源開發利用政策扶持力度和落實還不夠。煤層氣產業發展涉及煤炭、土地、稅務、環境保護等部門,需要政府引導、扶持、規范、調控和監督,協調各部門的利益,引導煤層氣產業快速健康的發展,帶動產煤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2.2.3 頁巖氣產業扶持政策亟待出臺
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出臺鼓勵頁巖氣勘探開發利用的完整政策體系,頁巖氣開發及利用的相關價格及市場拉動政策也沒有出臺,成為制約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一個關鍵問題。
2.3 勘探開發關鍵技術亟待突破
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亟待突破,如非常規氣藏精細描述、叢式鉆井、新型壓裂技術、環保技術、經濟可采儲量評估技術、技術經濟評估技術等。
1)雖然我國致密氣藏開發水平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已開發的致密氣藏仍面臨進一步提高單井產量和采收率等問題,探索更有效的儲層改造和水平井等新工藝技術,是開發面臨的更大挑戰。
2)煤層氣資源開采過程中要排出大量的水,但我國煤層氣開采過程還沒有完善的水處理方法和標準,隨著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煤層氣開采出水處理將會成為煤層氣資源產業化進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環節。同時如何通過新工藝技術,在完善開發工藝的同時,形成低成本配套開發技術仍是煤層氣資源開發面臨的主要挑戰。
3)我國頁巖氣開采的技術裝備已有一定基礎,在鉆機、壓裂車組、井下設備等裝備制造方面已有較強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國內公司的鉆井設備已批量出口美國用于頁巖氣開發。但長水平段的水平井鉆井技術、分段壓裂技術及微地震監測技術等3大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
2.4 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矛盾突出
①由于非常規天然氣單井產量較低,需要大規模投入開發,鉆井井數多,占地面積大,地表環境保護難度大;
②非常規天然氣通常需大規模壓裂,耗水量巨大,作業后污水處理成本高;
③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往往地處西部沙漠地區或是南方人口稠密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環境保護要求高。
2.5 非常規天然氣市場培育與發展存在諸多制約因素
中國已經形成8大區域性天然氣市場,即東南沿海地區、中南地區、華東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西南地區、中西部地區和西北地區等。非常規天然氣利用市場培育與發展,有賴于資源的持續發現、管網配套基礎設施的完善,特別是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和價格等政策的強力支持。
3、推進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發展的策略
3.1 建立非常規天然氣產業政策法規體系
3.1.1 致密氣政策
1)財稅政策:
①增值稅優惠政策方面,針對致密氣勘探開發的技術經濟特征,適當擴大企業所得稅抵扣范圍,降低所得稅稅率或者免征、緩征致密氣開采企業所得稅,致密氣開發增值稅稅率比照海洋石油、中外合作開采原油天然氣的增值稅稅率執行(5%),不再適用目前13%的國內陸上天然氣開發增值稅率,對處于不同勘探開發階段的致密氣,其增值稅實行差別稅率;
②關稅政策方面,對致密氣勘探開發關鍵設備進口環節增值稅減免;
③資源稅方面,給予一定比例的減征,以發揮資源稅對資源級差收入的調節功能,同時加大探、采礦權使用費減免政策力度,適當延長免繳、緩繳探、采礦權費的年限,允許致密氣勘探開發免繳探礦權、采礦權價款;
④補貼政策方面,建議比照國家對頁巖氣開發進行補貼的做法,中央財政對致密氣開發按0.2~0.4元/m3 給予補貼。
2)其他政策:
①制定致密氣專項戰略規劃,明確我國致密氣產業的總體目標、指導思想、發展思路、政策框架;
②加大國家財政對致密氣資源戰略調查的投入;
③鼓勵技術創新和加強應用,對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給予優惠等,引導和推動致密氣產業化發展。
3.1.2 頁巖氣政策
1)財稅政策:
對頁巖氣勘探開發等鼓勵類項下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自用設備(包括隨設備進口的技術),按有關規定免征關稅;當全面調整油氣資源稅時,暫不上調頁巖氣的開采資源稅,將資源稅稅率控制2%以內;對頁巖氣開采企業增值稅實行先 征后退政策、企業所得稅實行5年優惠政策;頁巖氣出廠價格實行市場定價;頁巖氣勘探開發的頭3~5年內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在頭3個勘查年度,免繳探礦權使用費,勘查年度,探礦權使用費減交50%。頁巖氣開發產能建設期和投產前5年,免繳采礦權使用費。
2)價格及配套政策:頁巖氣出廠價格實行市場定價。
3)行業監管政策:加快引入有實力的企業參與頁巖氣勘探開發,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同時要制定準入門檻和資質、礦權招投標制度、區塊退出機制及合同管理,大幅度提高z*低勘查投入,杜絕“跑馬圈地”等現象。石油天然氣、煤層氣礦業權人應綜合勘探開發礦業權范圍內的頁巖氣資源。頁巖氣勘探開發要與其他固體礦產礦業權、整裝勘查區相互銜接,協調處理好礦業權重疊,確保安全生產。從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企業,經國土資源部前置性審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報經國務院批準后,與國外有經驗的公司合作,引進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進一步完善頁巖氣勘探開發監管機制。
3.1.3 煤層氣政策
煤層氣政策主要有:①完善煤層氣開發利用環保政策;②完善煤層氣開發利用考核激勵政策。
3.2 加強非常規天然氣國際合作與交流
加大科技投入,積極引進國外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先進技術,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開展非常規天然氣開發核心技術、工藝的研發和聯合攻關:①逐步形成中國特點的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和標準規范;②加強天然氣資源輸出國合作與交流,跟蹤研究天然氣主要消費國現狀與發展趨勢。
3.3 加強天然氣產業整體規劃與實施
中國已經出臺《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天然氣利用政策》《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及相關制度,應高度重視各項規劃之間的差異性和特點。
中國各級地方政府應高度重視規劃實施,明確非常規天然氣開發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把加快非常規天然氣與常規天然氣協同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納入各級能源發展戰略體系。
3.4 培育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產業集群
積極爭取中國政府政策支持,加快增壓、儲氣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控制非常規資源供應風險,強化天然氣多元化供應格局。加強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產業集群規劃與責任機制建設,根據《天然氣利用政策》,調整天然氣消費結構,培育高效的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產業集群,建立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產業集群發展的協調運行機制。
3.5 積極培養非常規天然氣科技與管理拔尖人才
①實施以培養、引進和使用科技創新人才為核心的人才戰略,充分利用非常規天然氣開發示范區、各類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養和引進優秀的非常規天然氣科技和管理人才;
②建立非常規天然氣人才的培養規劃,送外培訓,產學研合作;
③建立非常規天然氣科技拔尖人才的激勵機制,加大激勵力度,充分調動人才的創新積極性。
3.6 建立天然氣現貨與期貨交易市場
根據現階段我國天然氣市場實際和發展趨勢,天然氣現貨和期貨交易擬分4個階段發展。
第一階段分兩步實施:①在國內選擇條件成熟的地區或區域天然氣市場進行雙邊協商的天然氣現貨交易試點;②逐步在主要天然氣產區推廣實施。
第二階段是在國內建立數個天然氣交易中心或市場中心,實行跨地區和跨區域的天然氣現貨交易和氣量交接。
第三階段是建立國家級天然氣現貨交易市場,在國家規定的交易場所實行標準的、規范的天然氣現貨競價交易。
第四階段是隨著天然氣貿易方式多樣化,在現貨交易成熟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天然氣期貨交易。
4、結束語
從q*范圍來看,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產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面臨著重要的戰略機遇,中國將成為q*重要的頁巖氣產業示范區。通過大力推進非常規產業的發展,完善相應的配套政策體系,加強國際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吸收、創新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中國的非常規天然氣產業必將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1.1 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已成為中國能源供應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礎
中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致密砂巖氣、煤層氣、頁巖氣技術可采資源量約34億m3,是常規天然氣技術 可 采 資 源 量 的2倍。目前中國致密砂巖氣、煤層氣已經進入規模開發階段,頁巖氣的開發利用正在起步。2012年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共445.5億m3,占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41.75%。
![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發展挑戰和建議](/uploadfile/2014/0519/20140519021859852.jpg)
1.1.1 致密氣資源的開發世界領先
我國致密氣資源有利勘探面積32萬km2,資源量17億~25億 m3,技術可采資源量9億~12億m3,廣泛分布于鄂爾多斯、四川、松遼、渤海灣、柴達木、塔里木及準噶爾等10余個盆地。
近年來,隨著水力壓裂改造技術進步和規模化應用的推動下,致密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進展,形成了鄂爾多斯 盆地蘇里格、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兩大致密氣區。至2012年底,致密氣年產量為320億m3,占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比例已超過1/4,產量僅次于美國。
1.1.2 煤層氣開發步伐加快
我國煤層氣資源豐富,初步評價中國45個聚煤盆地煤層氣總資源量為36.8億m3,可采資源量為10.87億m3;高、中、低煤階煤層氣資源量分別為7.8億、14.3億、14.7億 m3,繼俄羅斯、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初步形成了適合不同類型煤層氣的勘探開發配套技術,成功實現沁水、鄂東、阜新、鐵
法等地區的工業化開采。
2010年12月國家商務部宣布部分放開煤層氣開發的對外合作。到2012 年底,中國共鉆煤層氣井13580口,探明地質儲量2902億m3,年產量125×108m3。據《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在國際先進技術和國家政策的支持與推動下,預計2015年煤層氣(煤礦瓦斯)產量將達到300億m3,我國煤層氣產業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
1.1.3 頁巖氣開發已經起步
我國頁巖氣可采儲量為36億m3,是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熱點領域。據預測,僅中國3大地區海相頁巖氣資源量就達21億m3:南方古生界頁巖(12億m3);華北地區下古生界頁巖(4億m3);塔里木盆地寒武—奧陶系頁巖(5億m3)。為了加快頁巖氣產業化進程,中國已成立了國家頁巖氣研發試驗中心,設立頁巖氣重大專項攻關,開展頁巖氣資源評價項目,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中國石油已在古生界海相頁巖氣開發獲得突破,相繼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渝西南、滇黔北等地區進行了頁巖氣資源勘探,優選了威遠—長寧區塊、滇黔北昭通區塊作為頁巖氣產業化示范區。
1.2 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將有效緩解中國資源環境壓力
中國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2012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僅為5.2%,遠低于世界24%的平均水平。資源和環境壓力的持續增大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突出問題。
據國家環保部的報告顯示,由于粗放發展方式遲遲未能改變,目前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大大超過環境承載能力。在傳統的資源環境問題不斷加大的同時,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新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因此優先發展天然氣可提高我國清潔能源的供給能力,優化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將成為有效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的重要途徑。
1.3 中國將成為q*重要的頁巖氣產業示范區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2011年預測,q*頁巖氣資源潛力超過10億m3的國家僅有7個。但目前已實現頁巖氣產業化的國家僅只有美國,加拿大已
在開發技術上取得突破,之后應為中國。中國在推動頁巖氣開發上動力非常強 勁。2011年12月,國土資源部將頁巖氣作為獨立礦種加強管理,降低了外資、民營資金進入的門檻。
針對頁巖氣的特點和國外成功經驗,明確了“調查先行、規劃調控、競爭出讓、合同管理、加快突破”的工作思路;根據已選定的頁巖氣有利遠景區和頁巖氣探礦權管理目標,編制了頁巖氣探礦權設置方案;引入了市場機制,創新了頁巖氣資源管理機制,開展了頁巖氣探礦權出讓招標工作,并出臺了頁巖氣產業發展規劃,設立了多個頁巖氣示范區,有效地促進頁巖氣產業化進程。
2、面臨的挑戰
2.1 資源還需進一步落實
我國具有非常規天然氣大規模成藏的基本條件,但尚未系統開展全國范圍內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調查和評價,資源總量和分布尚未完全掌握。以頁巖氣為例,各大機構公布的中國頁巖氣資源量評價數據存在一定差異。
2.2 政策體系需要持續健全和完善
2.2.1 缺乏針對致密氣發展的相關扶持政策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2007)、《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頁巖氣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文件,但缺乏針對致密氣的發展戰略和相關扶持政策。
2.2.2 煤層氣政策有待完善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正規煤層氣勘探開發,1996年以后各種優惠 政策相繼出臺。總體來看,我國2005年以前促進煤層氣開發的優惠政策偏重規模化生產后政策優惠,缺乏起步階段鼓勵煤層氣前期投入及吸引投資、融資的措施。2006年國務院發布的47號文件“關于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建議”和國土資 發〔2007〕96號“關于加強煤炭和煤層氣資源綜合勘查開采管理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的出臺,對我國煤層氣事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但我國煤層氣資源開發利用政策扶持力度和落實還不夠。煤層氣產業發展涉及煤炭、土地、稅務、環境保護等部門,需要政府引導、扶持、規范、調控和監督,協調各部門的利益,引導煤層氣產業快速健康的發展,帶動產煤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發展挑戰和建議](/uploadfile/2014/0519/20140519021946315.jpg)
2.2.3 頁巖氣產業扶持政策亟待出臺
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出臺鼓勵頁巖氣勘探開發利用的完整政策體系,頁巖氣開發及利用的相關價格及市場拉動政策也沒有出臺,成為制約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一個關鍵問題。
2.3 勘探開發關鍵技術亟待突破
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亟待突破,如非常規氣藏精細描述、叢式鉆井、新型壓裂技術、環保技術、經濟可采儲量評估技術、技術經濟評估技術等。
1)雖然我國致密氣藏開發水平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已開發的致密氣藏仍面臨進一步提高單井產量和采收率等問題,探索更有效的儲層改造和水平井等新工藝技術,是開發面臨的更大挑戰。
2)煤層氣資源開采過程中要排出大量的水,但我國煤層氣開采過程還沒有完善的水處理方法和標準,隨著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煤層氣開采出水處理將會成為煤層氣資源產業化進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環節。同時如何通過新工藝技術,在完善開發工藝的同時,形成低成本配套開發技術仍是煤層氣資源開發面臨的主要挑戰。
3)我國頁巖氣開采的技術裝備已有一定基礎,在鉆機、壓裂車組、井下設備等裝備制造方面已有較強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國內公司的鉆井設備已批量出口美國用于頁巖氣開發。但長水平段的水平井鉆井技術、分段壓裂技術及微地震監測技術等3大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
2.4 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矛盾突出
①由于非常規天然氣單井產量較低,需要大規模投入開發,鉆井井數多,占地面積大,地表環境保護難度大;
②非常規天然氣通常需大規模壓裂,耗水量巨大,作業后污水處理成本高;
③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往往地處西部沙漠地區或是南方人口稠密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環境保護要求高。
2.5 非常規天然氣市場培育與發展存在諸多制約因素
中國已經形成8大區域性天然氣市場,即東南沿海地區、中南地區、華東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西南地區、中西部地區和西北地區等。非常規天然氣利用市場培育與發展,有賴于資源的持續發現、管網配套基礎設施的完善,特別是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和價格等政策的強力支持。
3、推進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發展的策略
![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發展挑戰和建議](/uploadfile/2014/0519/20140519022141432.jpg)
3.1 建立非常規天然氣產業政策法規體系
3.1.1 致密氣政策
1)財稅政策:
①增值稅優惠政策方面,針對致密氣勘探開發的技術經濟特征,適當擴大企業所得稅抵扣范圍,降低所得稅稅率或者免征、緩征致密氣開采企業所得稅,致密氣開發增值稅稅率比照海洋石油、中外合作開采原油天然氣的增值稅稅率執行(5%),不再適用目前13%的國內陸上天然氣開發增值稅率,對處于不同勘探開發階段的致密氣,其增值稅實行差別稅率;
②關稅政策方面,對致密氣勘探開發關鍵設備進口環節增值稅減免;
③資源稅方面,給予一定比例的減征,以發揮資源稅對資源級差收入的調節功能,同時加大探、采礦權使用費減免政策力度,適當延長免繳、緩繳探、采礦權費的年限,允許致密氣勘探開發免繳探礦權、采礦權價款;
④補貼政策方面,建議比照國家對頁巖氣開發進行補貼的做法,中央財政對致密氣開發按0.2~0.4元/m3 給予補貼。
2)其他政策:
①制定致密氣專項戰略規劃,明確我國致密氣產業的總體目標、指導思想、發展思路、政策框架;
②加大國家財政對致密氣資源戰略調查的投入;
③鼓勵技術創新和加強應用,對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給予優惠等,引導和推動致密氣產業化發展。
3.1.2 頁巖氣政策
1)財稅政策:
對頁巖氣勘探開發等鼓勵類項下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自用設備(包括隨設備進口的技術),按有關規定免征關稅;當全面調整油氣資源稅時,暫不上調頁巖氣的開采資源稅,將資源稅稅率控制2%以內;對頁巖氣開采企業增值稅實行先 征后退政策、企業所得稅實行5年優惠政策;頁巖氣出廠價格實行市場定價;頁巖氣勘探開發的頭3~5年內免繳礦產資源補償費;在頭3個勘查年度,免繳探礦權使用費,勘查年度,探礦權使用費減交50%。頁巖氣開發產能建設期和投產前5年,免繳采礦權使用費。
2)價格及配套政策:頁巖氣出廠價格實行市場定價。
3)行業監管政策:加快引入有實力的企業參與頁巖氣勘探開發,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同時要制定準入門檻和資質、礦權招投標制度、區塊退出機制及合同管理,大幅度提高z*低勘查投入,杜絕“跑馬圈地”等現象。石油天然氣、煤層氣礦業權人應綜合勘探開發礦業權范圍內的頁巖氣資源。頁巖氣勘探開發要與其他固體礦產礦業權、整裝勘查區相互銜接,協調處理好礦業權重疊,確保安全生產。從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企業,經國土資源部前置性審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報經國務院批準后,與國外有經驗的公司合作,引進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進一步完善頁巖氣勘探開發監管機制。
3.1.3 煤層氣政策
煤層氣政策主要有:①完善煤層氣開發利用環保政策;②完善煤層氣開發利用考核激勵政策。
3.2 加強非常規天然氣國際合作與交流
加大科技投入,積極引進國外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先進技術,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開展非常規天然氣開發核心技術、工藝的研發和聯合攻關:①逐步形成中國特點的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和標準規范;②加強天然氣資源輸出國合作與交流,跟蹤研究天然氣主要消費國現狀與發展趨勢。
3.3 加強天然氣產業整體規劃與實施
中國已經出臺《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天然氣利用政策》《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及相關制度,應高度重視各項規劃之間的差異性和特點。
中國各級地方政府應高度重視規劃實施,明確非常規天然氣開發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把加快非常規天然氣與常規天然氣協同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納入各級能源發展戰略體系。
3.4 培育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產業集群
積極爭取中國政府政策支持,加快增壓、儲氣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控制非常規資源供應風險,強化天然氣多元化供應格局。加強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產業集群規劃與責任機制建設,根據《天然氣利用政策》,調整天然氣消費結構,培育高效的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產業集群,建立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產業集群發展的協調運行機制。
3.5 積極培養非常規天然氣科技與管理拔尖人才
①實施以培養、引進和使用科技創新人才為核心的人才戰略,充分利用非常規天然氣開發示范區、各類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養和引進優秀的非常規天然氣科技和管理人才;
②建立非常規天然氣人才的培養規劃,送外培訓,產學研合作;
③建立非常規天然氣科技拔尖人才的激勵機制,加大激勵力度,充分調動人才的創新積極性。
3.6 建立天然氣現貨與期貨交易市場
![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發展挑戰和建議](/uploadfile/2014/0519/20140519022255438.jpg)
根據現階段我國天然氣市場實際和發展趨勢,天然氣現貨和期貨交易擬分4個階段發展。
第一階段分兩步實施:①在國內選擇條件成熟的地區或區域天然氣市場進行雙邊協商的天然氣現貨交易試點;②逐步在主要天然氣產區推廣實施。
第二階段是在國內建立數個天然氣交易中心或市場中心,實行跨地區和跨區域的天然氣現貨交易和氣量交接。
第三階段是建立國家級天然氣現貨交易市場,在國家規定的交易場所實行標準的、規范的天然氣現貨競價交易。
第四階段是隨著天然氣貿易方式多樣化,在現貨交易成熟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天然氣期貨交易。
4、結束語
從q*范圍來看,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產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面臨著重要的戰略機遇,中國將成為q*重要的頁巖氣產業示范區。通過大力推進非常規產業的發展,完善相應的配套政策體系,加強國際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吸收、創新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中國的非常規天然氣產業必將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