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近日,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沈鼓-大工研究院召開成立十周年總結表彰會及創新論壇,回顧研究院十年工作情況與取得成就,表彰為研究院作出貢獻的先進個人,并就研究院未來發展展開研討。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明,沈鼓集團董事長蘇永強,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院士、副校長宋永臣,遼寧省政府教育督導室、經信委、科技廳相關領導,以及沈鼓集團、大連交通大學、華銳重工有限公司、北重集團、瓦軸集團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會上,與會嘉賓為協同創新建設管理貢獻獎、z*佳員工獎、校企合作組織貢獻獎、協同創新建設管理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頒獎。
學校聘請沈鼓集團董事長蘇永強和沈鼓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勇為大工兼職教授,郭東明校長向蘇永強、張勇頒發聘書。
遼寧省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王燕玲代表省政府在致辭中對沈鼓-大工研究院十年來取得的驕人成績表示祝賀,并表示省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研究院發展,發揮好政府推動作用,助推大工“雙一流”建設并為國家和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
蘇永強董事長感謝社會各界和大工長期以來給予沈鼓集團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表示,多年來雙方開展形式多樣的良好合作,優勢互補,攜手前行,共同發展,取得不俗成績。今后將繼續挖掘大工優勢學科與沈鼓產品的技術契合點,加大軟硬件投入,助力研究院跨學科、協同研發創新發展,打造成為國際化一流的研究院,在為沈鼓產品升級結構轉型提供強大推動力的同時,也為我國和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郭東明校長感謝社會各界長期以來給予學校及研究院的鼎力支持,表示,經過十年發展,研究院不僅實現了既定目標,而且為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的組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今后,協同創新中心將繼續探索高??沙掷m創新的長效機制和企業原始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的新途徑,突破重大裝備核心技術,協同研制國際領先重大裝備產品,建成世界知名的重大裝備研發、創新人才培養和聚集基地,推動遼寧成為世界級裝備制造基地。希望大工與沈鼓集團能夠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把研究院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特色鮮明的、國內z*具典型的校企合作平臺,為遼寧省乃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下午,創新論壇及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體制機制及未來發展研討會同時舉行。在創新論壇上,蘇永強作企業創新發展主題演講、張勇總工程師作沈鼓集團產品發展及技術需求報告、王玉明院士作國內外機械行業領域現狀及展望報告、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張洪潮教授作《中國特色的再制造理論創新與產業發展》報告、美國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朱衛東教授作《Recent Advances in Dynamic System Research: From Vibration of Distributed Structural Systems to Vibration-based Damage Detection and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報告。在協同創新中心體制機制與未來發展研討會上大連理工副校長、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賈振元出席會議;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康旭東介紹了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情況、沈鼓集團研究院院長楊樹華介紹了沈鼓—大工研究院機制體制,律國軍介紹了沈鼓—西安交大研究院機制體制,與會人員就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機制體制及未來發展進行了討論。
沈鼓-大工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作為學校的科研特區,研究院采用“駐校建院”的運行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適合學校與企業實際情況的運行機制,并在借鑒研究院經驗基礎上于2014年10月組建了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十年來,研究院參與解決了一系列國家重大裝備的關鍵技術問題,相關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先后協助企業開發完成我國s*套十萬等級空分裝置壓縮機組、世界生產能力z*大的WK-75礦用挖掘機、百萬噸乙烯裂解氣壓縮機、6m盾構主軸承樣機、世界起重能力z*大的2萬噸多吊點橋式起重機等重大裝備,共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0余項。據統計,校企雙方聯合承擔的重大科技項目獲批的國撥經費已經突破3個億,實現了“穩定科研方向、穩定科技投入、穩定產出成果、穩定人才培養、穩步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快速產業化”的既定目標。
來源:風機網
【壓縮機網】近日,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沈鼓-大工研究院召開成立十周年總結表彰會及創新論壇,回顧研究院十年工作情況與取得成就,表彰為研究院作出貢獻的先進個人,并就研究院未來發展展開研討。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明,沈鼓集團董事長蘇永強,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院士、副校長宋永臣,遼寧省政府教育督導室、經信委、科技廳相關領導,以及沈鼓集團、大連交通大學、華銳重工有限公司、北重集團、瓦軸集團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會上,與會嘉賓為協同創新建設管理貢獻獎、z*佳員工獎、校企合作組織貢獻獎、協同創新建設管理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頒獎。
學校聘請沈鼓集團董事長蘇永強和沈鼓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勇為大工兼職教授,郭東明校長向蘇永強、張勇頒發聘書。
遼寧省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王燕玲代表省政府在致辭中對沈鼓-大工研究院十年來取得的驕人成績表示祝賀,并表示省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研究院發展,發揮好政府推動作用,助推大工“雙一流”建設并為國家和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
蘇永強董事長感謝社會各界和大工長期以來給予沈鼓集團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表示,多年來雙方開展形式多樣的良好合作,優勢互補,攜手前行,共同發展,取得不俗成績。今后將繼續挖掘大工優勢學科與沈鼓產品的技術契合點,加大軟硬件投入,助力研究院跨學科、協同研發創新發展,打造成為國際化一流的研究院,在為沈鼓產品升級結構轉型提供強大推動力的同時,也為我國和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郭東明校長感謝社會各界長期以來給予學校及研究院的鼎力支持,表示,經過十年發展,研究院不僅實現了既定目標,而且為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的組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今后,協同創新中心將繼續探索高??沙掷m創新的長效機制和企業原始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的新途徑,突破重大裝備核心技術,協同研制國際領先重大裝備產品,建成世界知名的重大裝備研發、創新人才培養和聚集基地,推動遼寧成為世界級裝備制造基地。希望大工與沈鼓集團能夠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把研究院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特色鮮明的、國內z*具典型的校企合作平臺,為遼寧省乃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下午,創新論壇及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體制機制及未來發展研討會同時舉行。在創新論壇上,蘇永強作企業創新發展主題演講、張勇總工程師作沈鼓集團產品發展及技術需求報告、王玉明院士作國內外機械行業領域現狀及展望報告、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張洪潮教授作《中國特色的再制造理論創新與產業發展》報告、美國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朱衛東教授作《Recent Advances in Dynamic System Research: From Vibration of Distributed Structural Systems to Vibration-based Damage Detection and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報告。在協同創新中心體制機制與未來發展研討會上大連理工副校長、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賈振元出席會議;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康旭東介紹了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情況、沈鼓集團研究院院長楊樹華介紹了沈鼓—大工研究院機制體制,律國軍介紹了沈鼓—西安交大研究院機制體制,與會人員就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機制體制及未來發展進行了討論。
沈鼓-大工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作為學校的科研特區,研究院采用“駐校建院”的運行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適合學校與企業實際情況的運行機制,并在借鑒研究院經驗基礎上于2014年10月組建了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十年來,研究院參與解決了一系列國家重大裝備的關鍵技術問題,相關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先后協助企業開發完成我國s*套十萬等級空分裝置壓縮機組、世界生產能力z*大的WK-75礦用挖掘機、百萬噸乙烯裂解氣壓縮機、6m盾構主軸承樣機、世界起重能力z*大的2萬噸多吊點橋式起重機等重大裝備,共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0余項。據統計,校企雙方聯合承擔的重大科技項目獲批的國撥經費已經突破3個億,實現了“穩定科研方向、穩定科技投入、穩定產出成果、穩定人才培養、穩步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快速產業化”的既定目標。
來源:風機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