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日期
2016年12月21日
所屬地區
新疆
進展階段
環境評估
正文內容
【壓縮機網】2016年12月,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受委托,承擔該公司“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百噸級重質油加氫中試裝置項目” 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現環評報告書初稿已完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及《新疆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管理規定(試行)》(新環評價發[2013]488號)的要求,現將報告書總體結論公示,請關心該工程的社會公眾對該報告書提出意見和建議。二次公示材料如下:
一、建設項目概況
(1)建設名稱: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百噸級重質油加氫中試裝置項目
(2)建設地點:項目擬建廠址位于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化工區南區天利汽油醚化項目東北角560m。項目地理坐標北緯44°21'41.36",東經84°50'45.10"。
(3)建設單位: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
(4)項目概要:本項目建設性質屬于新建,建設百噸級的中試裝置,設計處理量為500噸/年,裝置采用模塊化型式,工廠預制,整體撬裝至現場安裝。項目在現有廠區建設,不新增占地。項目裝置總占地面積1000m2,總投資4000萬元,總定編32人,其中管理人員7人,操作人員定員25人,操作人員采用五班三倒制。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1.大氣環境影響
本項目原料油加熱采用電加熱爐,無鍋爐、窯煙氣,對周圍環境不會產生影響。少量分離不凝氣經收集后由火炬燃燒后排放,預測對外界環境影響在標準值的10%以下,影響輕微。根據預測結果,廠界非甲烷總烴最大無組織排放濃度均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
2.水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所需員工由現有廠區調配,不新增定員,無新增生活污水;生產廢水產生量很少,與地面沖洗含油廢水一并排往乙烯裂解輕餾分項目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達標后排放至獨山子石化凈水庫,不直接排入任何天然地表水體,項目排水不會對區域水環境造成明顯影響。
3.噪聲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位于化工園區,作業區遠離居民區,項目生產運營對外環境影響很小。
4.固廢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為原料油過濾產生的油渣,油渣送至獨石化乙烯新區工業廢物焚燒裝置進行焚燒處理;定期檢修更換下的廢催化送往獨石化乙烯新區工業廢物焚燒裝置進行焚燒處理。項目所需員工由現有廠區調配,不新增定員,無新增生活垃圾。項目分類收集、回收、處置固體廢物的措施安全有效,去向明確,對環境影響很小。
5.環境風險影響分析
本項目最大可信事故為原料油管及成品儲罐等的泄露和火災爆炸事故等,根據風險可接受水平分析,確定本項目風險值Rmax低于目前化工行業的可接受風險水平,項目的建設環境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當發生泄漏時危害性均較大,除可能發生火災爆炸外,主要是有毒物料的毒性對事故影響區人員身體健康產生的危害。企業應經常檢查、維修,杜絕事故狀況的發生,同時企業必須制定事故應急預案,必要時采取短時間人員避險措施。企業在認真落實各項預防和應急措施,在采取了各項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后,本項目的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三、環評報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氣保護措施
本項目部分裝置在密閉、高壓循環狀態下進行,項目工藝廢氣主要為冷低壓分離器、常壓塔頂回流罐等設備分出的含硫氣體。該部分不凝氣經管道送至120m高的火炬系統燃燒后排入大氣,不直接排放;項目在裝置開、停工或生產不平衡時,安全閥放空時的氣體(間斷),緊急放空排放的含氫、含烴、硫化氫氣體均密閉排至火炬系統燃燒后放空,也不直接外排。
2.水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區生產基本不使用水,僅生產分離過程中產生很少的含硫污水,該部分污水經收集后由管網進入乙烯裂解輕餾分項目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達標后排放至獨山子石化凈水庫。項目區初期雨水、地面沖洗水均進入污水處理站處理,不直接外排。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噪聲污染源的治理措施包括在同類設備中選用低噪聲設備;對大功率機房、泵房等噪聲較大的車間進行消聲、吸聲處理或設置隔聲室;對壓縮機及風機機型消聲、隔聲、吸聲及綜合治理。
4.固體廢物防治措施
本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為原料油過濾產生的油渣,油渣送至獨石化乙烯新區工業廢物焚燒裝置進行焚燒處理;定期檢修更換下的廢催化送往獨石化乙烯新區工業廢物焚燒裝置進行焚燒處理。項目所需員工由現有廠區調配,不新增定員,無新增生活垃圾。
四、環評主要結論
本項目符合國家、地方現行產業政策、法律法規和環保準入條件等要求;項目位于***************天利實業總公司化工區北區預留空地內,符合獨山子區總體發展規劃、環保規劃等相關規劃,選址合理可行;符合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要求;所在區域環境質量良好;擬采取的各項環保措施具備技術經濟可行性,可確保各項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對外環境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不會降低所在區域環境質量;滿足衛生防護距離要求;滿足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在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風險應急預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項目的環境風險水平在可接受范圍內。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本項目建設具備可行性。
五、公眾索取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1.查閱與索取方式
公眾可發郵件至93440340@qq.com或者通過電話、傳真、信件等方式與建設單位或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聯系進行索取報告書和公眾調查表。
2.查閱期限和意見反饋方式
期限:公眾參與環境信息公開10個工作日內;
方式:通過郵件、電話、傳真、信件等方式發回公眾調查表或提交書面意見。
3.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
聯系人:郭功成
聯系電話:13779092428
評價單位: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艷虹
聯系電話:13426271914
電子郵件:93440340@qq.com
六、公眾參與工作方案
(1)公眾參與目的
為了增加公眾對建設項目的了解,本次環評通過公眾參與調查問卷方式讓公眾了解項目的基本情況,從而有助于消除公眾對項目建設情況的疑慮,進而了解公眾對該項目的態度,以及公眾對項目關心的問題,對項目的意見和建議等,并將公眾意見反饋到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為建設單位及環境影響管理部門日后開展工作提供參考,最終使項目設計更趨完善。
(2)執行公眾參與人員、資金和其它輔助條件的安排
本次環評公眾參與工作計劃由環評單位主導,在建設單位輔助下完成,并嚴格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管理規定(試行)》執行。公眾參與實施主體為建設單位。
(3)工作時間表
2016年12月06日至2016年12月19日于新疆環保廳網站發布第一次網絡公示,公示期間未收到公眾反饋意見。
2016年12月21日至2017年01月04日新疆環保廳網站發布第二次網絡公示;2017年01月04—06日進行現場公眾參與調查問卷的發放和收集。
(4)公眾的地域和數量分布情況
項目所在區域為獨山子,調查對象主要為周邊居民及職工。
(5)公眾代表選取方式、代表數量或代表名單
公眾參與調查的空間范圍原則上不小于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按各環境要素最大影響范圍考慮),并涵蓋項目的全部敏感保護目標。被征求意見的對象包括可能受到建設項目直接影響的單位代表和公眾,還包括項目所在地和受影響地區的基層組織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有關專家等。書面問卷調查表發放,應根據項目類型及敏感目標分布情況,確定書面問卷調查表的發放數量。本次公眾參與調查問卷的發放數量應不少于300份,回收的有效書面問卷調查表數量應大于發放總量的90%。公眾參與調查對象主要為附近居民及工作人員。項目評價范圍圖見附圖。
(6)信息公開方式
本次環評信息公示采取網絡公示方式進行,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網站進行第一、二次信息公示,公眾可以在相關信息公開后,到環評單位、建設單位查閱報告書簡本,或以電子郵件、信函方式向環評單位及建設單位咨詢索取簡本。
(7)公眾意見調查方式
采取現場發放公眾參與調查問卷及專家咨詢的方式進行調查。
(8)信息反饋的安排等
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向公眾公開項目的基本情況及項目存在的環境問題,在信息公開和公眾意見調查的過程中,明確公開項目建設方及環評單位的聯系方式。公眾可以通過以上聯系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工作人員以口頭建議、發送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對本工程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及看法。評價單位將在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如實記錄、匯總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并將采納合理的公眾意見、建議,同時向工程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有關部門反饋。對于公眾意見采納或不采納都將逐條給出說明,同時在報告書報批時附具對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意見采納和不采納的說明。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范圍:關心該工程建設的所有社會人士。
主要事項:
1.對本工程的了解程度:
2.對本工程所在地環境現狀的看法;
3.對空氣環境質量影響的認可程度;
4.對地表水環境質量影響的認可程度;
5.對地下水環境質量影響的認可程度;
6.對聲環境質量影響的認可程度;
7.對固體廢物環境影響的認可程度;
8.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認可程度;
9.對環境風險防控措施的認可程度;
10.對施工期環境影響的認可程度;
11.對本工程建設必要性的認可程度;
12.對本工程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環保措施的意見和建議;
13.對本工程建設最關心的問題;
14.是否同意本工程建設;
15.對建設本工程環保工作的預期。
八、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自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社會公眾可以通過以上聯系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工作人員以口頭建議、發送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對本工程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及看法。本次公示公眾信息反饋的時間由2016年12月21日至2017年01月04日,共10個工作日。
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21日
加入日期 | 2016年12月21日 | 所屬地區 | 新疆 | 進展階段 | 環境評估 |
---|
正文內容
【壓縮機網】2016年12月,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受委托,承擔該公司“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百噸級重質油加氫中試裝置項目” 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現環評報告書初稿已完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及《新疆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管理規定(試行)》(新環評價發[2013]488號)的要求,現將報告書總體結論公示,請關心該工程的社會公眾對該報告書提出意見和建議。二次公示材料如下:
一、建設項目概況
(1)建設名稱: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百噸級重質油加氫中試裝置項目
(2)建設地點:項目擬建廠址位于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化工區南區天利汽油醚化項目東北角560m。項目地理坐標北緯44°21'41.36",東經84°50'45.10"。
(3)建設單位: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
(4)項目概要:本項目建設性質屬于新建,建設百噸級的中試裝置,設計處理量為500噸/年,裝置采用模塊化型式,工廠預制,整體撬裝至現場安裝。項目在現有廠區建設,不新增占地。項目裝置總占地面積1000m2,總投資4000萬元,總定編32人,其中管理人員7人,操作人員定員25人,操作人員采用五班三倒制。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1.大氣環境影響
本項目原料油加熱采用電加熱爐,無鍋爐、窯煙氣,對周圍環境不會產生影響。少量分離不凝氣經收集后由火炬燃燒后排放,預測對外界環境影響在標準值的10%以下,影響輕微。根據預測結果,廠界非甲烷總烴最大無組織排放濃度均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
2.水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所需員工由現有廠區調配,不新增定員,無新增生活污水;生產廢水產生量很少,與地面沖洗含油廢水一并排往乙烯裂解輕餾分項目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達標后排放至獨山子石化凈水庫,不直接排入任何天然地表水體,項目排水不會對區域水環境造成明顯影響。
3.噪聲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位于化工園區,作業區遠離居民區,項目生產運營對外環境影響很小。
4.固廢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為原料油過濾產生的油渣,油渣送至獨石化乙烯新區工業廢物焚燒裝置進行焚燒處理;定期檢修更換下的廢催化送往獨石化乙烯新區工業廢物焚燒裝置進行焚燒處理。項目所需員工由現有廠區調配,不新增定員,無新增生活垃圾。項目分類收集、回收、處置固體廢物的措施安全有效,去向明確,對環境影響很小。
5.環境風險影響分析
本項目最大可信事故為原料油管及成品儲罐等的泄露和火災爆炸事故等,根據風險可接受水平分析,確定本項目風險值Rmax低于目前化工行業的可接受風險水平,項目的建設環境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當發生泄漏時危害性均較大,除可能發生火災爆炸外,主要是有毒物料的毒性對事故影響區人員身體健康產生的危害。企業應經常檢查、維修,杜絕事故狀況的發生,同時企業必須制定事故應急預案,必要時采取短時間人員避險措施。企業在認真落實各項預防和應急措施,在采取了各項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后,本項目的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三、環評報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氣保護措施
本項目部分裝置在密閉、高壓循環狀態下進行,項目工藝廢氣主要為冷低壓分離器、常壓塔頂回流罐等設備分出的含硫氣體。該部分不凝氣經管道送至120m高的火炬系統燃燒后排入大氣,不直接排放;項目在裝置開、停工或生產不平衡時,安全閥放空時的氣體(間斷),緊急放空排放的含氫、含烴、硫化氫氣體均密閉排至火炬系統燃燒后放空,也不直接外排。
2.水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區生產基本不使用水,僅生產分離過程中產生很少的含硫污水,該部分污水經收集后由管網進入乙烯裂解輕餾分項目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達標后排放至獨山子石化凈水庫。項目區初期雨水、地面沖洗水均進入污水處理站處理,不直接外排。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噪聲污染源的治理措施包括在同類設備中選用低噪聲設備;對大功率機房、泵房等噪聲較大的車間進行消聲、吸聲處理或設置隔聲室;對壓縮機及風機機型消聲、隔聲、吸聲及綜合治理。
4.固體廢物防治措施
本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為原料油過濾產生的油渣,油渣送至獨石化乙烯新區工業廢物焚燒裝置進行焚燒處理;定期檢修更換下的廢催化送往獨石化乙烯新區工業廢物焚燒裝置進行焚燒處理。項目所需員工由現有廠區調配,不新增定員,無新增生活垃圾。
四、環評主要結論
本項目符合國家、地方現行產業政策、法律法規和環保準入條件等要求;項目位于***************天利實業總公司化工區北區預留空地內,符合獨山子區總體發展規劃、環保規劃等相關規劃,選址合理可行;符合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要求;所在區域環境質量良好;擬采取的各項環保措施具備技術經濟可行性,可確保各項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對外環境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不會降低所在區域環境質量;滿足衛生防護距離要求;滿足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在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風險應急預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項目的環境風險水平在可接受范圍內。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本項目建設具備可行性。
五、公眾索取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1.查閱與索取方式
公眾可發郵件至93440340@qq.com或者通過電話、傳真、信件等方式與建設單位或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聯系進行索取報告書和公眾調查表。
2.查閱期限和意見反饋方式
期限:公眾參與環境信息公開10個工作日內;
方式:通過郵件、電話、傳真、信件等方式發回公眾調查表或提交書面意見。
3.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獨山子天利實業總公司
聯系人:郭功成
聯系電話:13779092428
評價單位: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艷虹
聯系電話:13426271914
電子郵件:93440340@qq.com
六、公眾參與工作方案
(1)公眾參與目的
為了增加公眾對建設項目的了解,本次環評通過公眾參與調查問卷方式讓公眾了解項目的基本情況,從而有助于消除公眾對項目建設情況的疑慮,進而了解公眾對該項目的態度,以及公眾對項目關心的問題,對項目的意見和建議等,并將公眾意見反饋到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為建設單位及環境影響管理部門日后開展工作提供參考,最終使項目設計更趨完善。
(2)執行公眾參與人員、資金和其它輔助條件的安排
本次環評公眾參與工作計劃由環評單位主導,在建設單位輔助下完成,并嚴格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管理規定(試行)》執行。公眾參與實施主體為建設單位。
(3)工作時間表
2016年12月06日至2016年12月19日于新疆環保廳網站發布第一次網絡公示,公示期間未收到公眾反饋意見。
2016年12月21日至2017年01月04日新疆環保廳網站發布第二次網絡公示;2017年01月04—06日進行現場公眾參與調查問卷的發放和收集。
(4)公眾的地域和數量分布情況
項目所在區域為獨山子,調查對象主要為周邊居民及職工。
(5)公眾代表選取方式、代表數量或代表名單
公眾參與調查的空間范圍原則上不小于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按各環境要素最大影響范圍考慮),并涵蓋項目的全部敏感保護目標。被征求意見的對象包括可能受到建設項目直接影響的單位代表和公眾,還包括項目所在地和受影響地區的基層組織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有關專家等。書面問卷調查表發放,應根據項目類型及敏感目標分布情況,確定書面問卷調查表的發放數量。本次公眾參與調查問卷的發放數量應不少于300份,回收的有效書面問卷調查表數量應大于發放總量的90%。公眾參與調查對象主要為附近居民及工作人員。項目評價范圍圖見附圖。
(6)信息公開方式
本次環評信息公示采取網絡公示方式進行,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網站進行第一、二次信息公示,公眾可以在相關信息公開后,到環評單位、建設單位查閱報告書簡本,或以電子郵件、信函方式向環評單位及建設單位咨詢索取簡本。
(7)公眾意見調查方式
采取現場發放公眾參與調查問卷及專家咨詢的方式進行調查。
(8)信息反饋的安排等
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向公眾公開項目的基本情況及項目存在的環境問題,在信息公開和公眾意見調查的過程中,明確公開項目建設方及環評單位的聯系方式。公眾可以通過以上聯系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工作人員以口頭建議、發送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對本工程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及看法。評價單位將在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如實記錄、匯總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并將采納合理的公眾意見、建議,同時向工程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有關部門反饋。對于公眾意見采納或不采納都將逐條給出說明,同時在報告書報批時附具對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意見采納和不采納的說明。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范圍:關心該工程建設的所有社會人士。
主要事項:
1.對本工程的了解程度:
2.對本工程所在地環境現狀的看法;
3.對空氣環境質量影響的認可程度;
4.對地表水環境質量影響的認可程度;
5.對地下水環境質量影響的認可程度;
6.對聲環境質量影響的認可程度;
7.對固體廢物環境影響的認可程度;
8.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認可程度;
9.對環境風險防控措施的認可程度;
10.對施工期環境影響的認可程度;
11.對本工程建設必要性的認可程度;
12.對本工程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環保措施的意見和建議;
13.對本工程建設最關心的問題;
14.是否同意本工程建設;
15.對建設本工程環保工作的預期。
八、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自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社會公眾可以通過以上聯系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工作人員以口頭建議、發送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對本工程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及看法。本次公示公眾信息反饋的時間由2016年12月21日至2017年01月04日,共10個工作日。
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21日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