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日期
2016年05月17日
所屬地區
江蘇
進展階段
環境評估
正文內容
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新藥生產和研發中心項目(重新報批)
第二次網上公示
一、前言
公眾參與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的重要組分部分,為使工程建設經可能趨利避害,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需了解廠址周邊地區廣大群眾共同關心的問題,如環境空氣污染、噪聲影響、水環境影響等,以便在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計中加以體現。為達此目的,我們特向各位征求對項目的中肯意見,懇切希望各位予以協助和支持。
二、建設項目情況簡介
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由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控股公司上海合全藥業股份公司和合全藥業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地址位于江蘇省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
2013年9月,基于國內外市場需求和公司自身發展的需要,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投資98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為60760萬元)申報實施新藥生產和研發中心項目,項目位于江蘇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面積約238畝,該項目于2013年9月獲得了常州市環保局的環評批復(常環服[2013]42號)。
建設單位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較原環評有所調整,主要包括性質、規模、生產工藝及環境保護措施等,對照《關于加強建設項目重大變動環評管理的通知》(蘇環辦[2015]256號),上述調整屬于重大變化。因此,委托環評單位對原環評報告進行重新編制、報批。
三、污染物產生情況
1、廢氣
(1)有組織廢氣包括工藝廢氣(投料工段廢氣、其他工段含鹵廢氣及不含鹵廢氣)、研發質檢廢氣、罐區廢氣、真空泵廢氣和污水站廢氣。
(2)無組織廢氣
無組織廢氣主要為生產車間和接卸區的無組織廢氣。
2、廢水
廢水包括工藝廢水、廢氣吸收廢水、研發質檢廢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真空泵系統排水、研發質檢廢水、地面清洗廢水、設備清洗廢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
3、固廢
固廢主要包括分層廢液、過濾殘渣、離心廢液、前餾分、濃縮殘渣、分層廢酸、廢有機溶劑、離心殘渣、蒸餾殘渣(液)、冷凝廢液、廢礦物油、除塵器集塵、廢水蒸餾殘渣、污泥、研發質檢廢液、車間清潔廢物、廢包裝袋和生活垃圾。
4、噪聲
四、污染防治措施
1、廢氣
(1)工藝廢氣
①投料工段廢氣經收集后采用酸吸收+堿吸收+活性炭吸附處理,其他工段含鹵廢氣經收集后采用兩級冷凝+酸吸收+堿吸收+活性炭吸附處理,尾氣共用1根29m高排氣筒(1#)有組織排放。
②其他工段不含鹵廢氣經收集后,采用RTO焚燒爐焚燒處理,尾氣(含助燃劑燃燒廢氣)通過1根35m高排氣筒(2#)有組織排放。
(2)研發質檢廢氣
研發質檢廢氣經收集后采用活性炭吸附處理,尾氣通過1根29m高排氣筒(3#)有組織排放。
(3)罐區廢氣、真空泵廢氣
罐區廢氣和真空泵廢氣經收集后,采用RTO焚燒爐焚燒處理,尾氣(含助燃劑燃燒廢氣)通過1根35m高排氣筒(2#)有組織排放。
(4)污水站廢氣
污水站廢氣經收集后,采用酸吸收+堿吸收+兩級生物除臭處理,尾氣通過1根15m高排氣筒(4#)有組織排放。
2、廢水
工藝廢水、廢氣吸收廢水、研發質檢廢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真空泵系統排水、研發質檢廢水和初期雨水經廠內1#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作為中水回用于循環冷卻系統補水;生活污水經廠內2#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達接管標準后接入常州市江邊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3、固廢
分層廢液、過濾殘渣、離心廢液、前餾分、濃縮殘渣、分層廢酸、廢有機溶劑、離心殘渣、蒸餾殘渣(液)、冷凝廢液、廢礦物油、除塵器集塵、廢水蒸餾殘渣、污泥、研發質檢廢液、車間清潔廢物、廢包裝袋等作為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4、噪聲
噪聲源采取隔聲、減振、廠房屏蔽、距離衰減、綠化等措施有效降低噪聲設備對廠界的影響,實現廠界噪聲達標排放。
五、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1、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
(1)本項目不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年修訂)》中的限制類和淘汰類。
(2)對照《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蘇政辦發[2013]9號)和《關于修改<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部分條目的通知》(蘇經信產業[2013]183號),本項目不屬于《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中的限制類和淘汰類。
(3)本項目不屬于《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目錄和能耗限額的通知》(蘇政辦發[2015]118號)中的限制和淘汰類項目。
(4)本項目為新建醫藥項目(重新報批),擬建地位于江蘇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常州市新北區新港分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已經獲得省環保廳批復,區域基礎設施完善;本項目總投資98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60760萬元)。
因此,本項目符合蘇政辦發[2011]108號文、環發[2012]54號文、蘇政辦發[2012]121號、常政復[2012]9號文、常新委[2011]104號的相關要求。
(5)本項目不排放含氮磷生產廢水,符合《太湖流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04號)、《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
因此,本項目符合現行國家及地方產業、行業政策。
2、選址可行性
本項目擬建地位于江蘇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內,根據《常州市沿江開發規劃》中《新港分區用地規劃圖》,本項目所在地為三類工業用地,與總體規劃相符。
本項目用地均已取得常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 [常國用(2014)第44478號]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地字第320400201440057號)。
另外,根據《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的通知》,本項目不在生態紅線區域名錄范圍內。
綜上,本項目選址是合理的。
3、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
本項目的污染物采取以下相應的治理措施后,各污染物排放能達到國家地方有關排放標準。
(1)廢水
工藝廢水、廢氣吸收廢水、研發質檢廢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真空泵系統排水、研發質檢廢水和初期雨水經廠內1#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作為中水回用于循環冷卻系統補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經廠內2#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達接管標準后接入常州市江邊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尾水處理達標后排放,對地表水沒有直接影響。
(2)廢氣
本項目廢氣通過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后能夠達標排放,根據大氣環境影響分析,各穩定度條件下環境保護目標各廢氣濃度均達到相應的質量標準,無組織廢氣廠界達標。
(3)噪聲
本項目噪聲通過廠區平面的合理布置,噪聲源經隔聲、減振措施及廠內綠化帶等隔聲措施后,各噪聲設備對廠界噪聲的貢獻值較小,預測結果顯示,與本底值疊加后,各廠界晝夜間噪聲均能夠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
因此,本項目噪聲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4)固廢
本項目產生的分層廢液、過濾殘渣、離心廢液、前餾分、濃縮殘渣、分層廢酸、廢有機溶劑、離心殘渣、蒸餾殘渣(液)、冷凝廢液、廢礦物油、除塵器集塵、廢水蒸餾殘渣、污泥、研發質檢廢液、車間清潔廢物、廢包裝袋等作為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本項目產生的固廢處理處置率100%,均能得到妥善的處理處置。
4、清潔生產
本項目為醫藥產品生產及研發中試項目,生產工藝技術來源于上海合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威羅菲尼等14只原料藥、中間體商業化產品已在上海合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研發、小試、中試、中試擴大,且已完成或正在進行商業化生產驗證,目前處于臨床三期后期或臨近上市。另外,生產工藝和流程的研發和中試技術主要依靠總公司平臺及自身醫藥研發技術人員開發。設備以國內采購為主,采用密閉化生產設備,生產過程中采用DCS/PLC/現場控制的方式。
本項目主要原料為液態、氣態或固態,物料通過密閉管線進、出,廢氣管道收集、處理后排放;項目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后排放。
本項目生產設計中體現了減量、再利用、循環原則,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
5、風險評價結論
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已構成重大危險源,一旦發生風險事故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大,但在風險可接受范圍內。企業應該認真做好各項風險防范措施,完善現有的生產設施以及生產管理制度,儲運、生產過程應該嚴格操作,杜絕風險事故。嚴格履行風險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突發事故,企業除了根據內部制定和履行最快最有效的應急預案自救外,應立即報當地相關部門。在上級相關部門到達之后,要從大局考慮,服從相關部門的領導,共同協商統一部署,將污染事故的發生機率降低到最小。
6、綜合結論
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合理;工藝技術較先進、采用自動化控制,在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保法規并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后,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證,該項目在該地建設可行。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注意事項
1、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被征求意見的公眾包括受建設項目影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代表。
2、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注意事項:公眾可以在有關信息公開后,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者按照有關公告要求的其他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其委托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負責審批或者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書面意見。
七、征求公眾參與的具體形式
公眾參與是多方面的,本次環評“公眾參與”采取公示和發放“江蘇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調查表”的形式,同時公眾參與調查表附建設項目工程簡介,調查以代表性和隨機性相結合。代表性是指調查對象具有代表性,公眾參與來自社會各界人士;隨機性是指對象在統計學上是隨機的,調查對象的選擇機會均等,公正無偏。
八、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
聯系人:蔣工
聯系電話:0519-81287057
九、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結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常州龍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工
聯系電話:0519-85172322
十、征求公眾意見的起止時間
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
加入日期 | 2016年05月17日 | 所屬地區 | 江蘇 | 進展階段 | 環境評估 |
---|
正文內容
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新藥生產和研發中心項目(重新報批)
第二次網上公示
一、前言
公眾參與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的重要組分部分,為使工程建設經可能趨利避害,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需了解廠址周邊地區廣大群眾共同關心的問題,如環境空氣污染、噪聲影響、水環境影響等,以便在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計中加以體現。為達此目的,我們特向各位征求對項目的中肯意見,懇切希望各位予以協助和支持。
二、建設項目情況簡介
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由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控股公司上海合全藥業股份公司和合全藥業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地址位于江蘇省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
2013年9月,基于國內外市場需求和公司自身發展的需要,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投資98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為60760萬元)申報實施新藥生產和研發中心項目,項目位于江蘇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面積約238畝,該項目于2013年9月獲得了常州市環保局的環評批復(常環服[2013]42號)。
建設單位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較原環評有所調整,主要包括性質、規模、生產工藝及環境保護措施等,對照《關于加強建設項目重大變動環評管理的通知》(蘇環辦[2015]256號),上述調整屬于重大變化。因此,委托環評單位對原環評報告進行重新編制、報批。
三、污染物產生情況
1、廢氣
(1)有組織廢氣包括工藝廢氣(投料工段廢氣、其他工段含鹵廢氣及不含鹵廢氣)、研發質檢廢氣、罐區廢氣、真空泵廢氣和污水站廢氣。
(2)無組織廢氣
無組織廢氣主要為生產車間和接卸區的無組織廢氣。
2、廢水
廢水包括工藝廢水、廢氣吸收廢水、研發質檢廢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真空泵系統排水、研發質檢廢水、地面清洗廢水、設備清洗廢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
3、固廢
固廢主要包括分層廢液、過濾殘渣、離心廢液、前餾分、濃縮殘渣、分層廢酸、廢有機溶劑、離心殘渣、蒸餾殘渣(液)、冷凝廢液、廢礦物油、除塵器集塵、廢水蒸餾殘渣、污泥、研發質檢廢液、車間清潔廢物、廢包裝袋和生活垃圾。
4、噪聲
四、污染防治措施
1、廢氣
(1)工藝廢氣
①投料工段廢氣經收集后采用酸吸收+堿吸收+活性炭吸附處理,其他工段含鹵廢氣經收集后采用兩級冷凝+酸吸收+堿吸收+活性炭吸附處理,尾氣共用1根29m高排氣筒(1#)有組織排放。
②其他工段不含鹵廢氣經收集后,采用RTO焚燒爐焚燒處理,尾氣(含助燃劑燃燒廢氣)通過1根35m高排氣筒(2#)有組織排放。
(2)研發質檢廢氣
研發質檢廢氣經收集后采用活性炭吸附處理,尾氣通過1根29m高排氣筒(3#)有組織排放。
(3)罐區廢氣、真空泵廢氣
罐區廢氣和真空泵廢氣經收集后,采用RTO焚燒爐焚燒處理,尾氣(含助燃劑燃燒廢氣)通過1根35m高排氣筒(2#)有組織排放。
(4)污水站廢氣
污水站廢氣經收集后,采用酸吸收+堿吸收+兩級生物除臭處理,尾氣通過1根15m高排氣筒(4#)有組織排放。
2、廢水
工藝廢水、廢氣吸收廢水、研發質檢廢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真空泵系統排水、研發質檢廢水和初期雨水經廠內1#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作為中水回用于循環冷卻系統補水;生活污水經廠內2#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達接管標準后接入常州市江邊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3、固廢
分層廢液、過濾殘渣、離心廢液、前餾分、濃縮殘渣、分層廢酸、廢有機溶劑、離心殘渣、蒸餾殘渣(液)、冷凝廢液、廢礦物油、除塵器集塵、廢水蒸餾殘渣、污泥、研發質檢廢液、車間清潔廢物、廢包裝袋等作為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4、噪聲
噪聲源采取隔聲、減振、廠房屏蔽、距離衰減、綠化等措施有效降低噪聲設備對廠界的影響,實現廠界噪聲達標排放。
五、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1、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
(1)本項目不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年修訂)》中的限制類和淘汰類。
(2)對照《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蘇政辦發[2013]9號)和《關于修改<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部分條目的通知》(蘇經信產業[2013]183號),本項目不屬于《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中的限制類和淘汰類。
(3)本項目不屬于《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目錄和能耗限額的通知》(蘇政辦發[2015]118號)中的限制和淘汰類項目。
(4)本項目為新建醫藥項目(重新報批),擬建地位于江蘇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常州市新北區新港分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已經獲得省環保廳批復,區域基礎設施完善;本項目總投資98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60760萬元)。
因此,本項目符合蘇政辦發[2011]108號文、環發[2012]54號文、蘇政辦發[2012]121號、常政復[2012]9號文、常新委[2011]104號的相關要求。
(5)本項目不排放含氮磷生產廢水,符合《太湖流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04號)、《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
因此,本項目符合現行國家及地方產業、行業政策。
2、選址可行性
本項目擬建地位于江蘇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內,根據《常州市沿江開發規劃》中《新港分區用地規劃圖》,本項目所在地為三類工業用地,與總體規劃相符。
本項目用地均已取得常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 [常國用(2014)第44478號]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地字第320400201440057號)。
另外,根據《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的通知》,本項目不在生態紅線區域名錄范圍內。
綜上,本項目選址是合理的。
3、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
本項目的污染物采取以下相應的治理措施后,各污染物排放能達到國家地方有關排放標準。
(1)廢水
工藝廢水、廢氣吸收廢水、研發質檢廢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真空泵系統排水、研發質檢廢水和初期雨水經廠內1#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作為中水回用于循環冷卻系統補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經廠內2#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達接管標準后接入常州市江邊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尾水處理達標后排放,對地表水沒有直接影響。
(2)廢氣
本項目廢氣通過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后能夠達標排放,根據大氣環境影響分析,各穩定度條件下環境保護目標各廢氣濃度均達到相應的質量標準,無組織廢氣廠界達標。
(3)噪聲
本項目噪聲通過廠區平面的合理布置,噪聲源經隔聲、減振措施及廠內綠化帶等隔聲措施后,各噪聲設備對廠界噪聲的貢獻值較小,預測結果顯示,與本底值疊加后,各廠界晝夜間噪聲均能夠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
因此,本項目噪聲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4)固廢
本項目產生的分層廢液、過濾殘渣、離心廢液、前餾分、濃縮殘渣、分層廢酸、廢有機溶劑、離心殘渣、蒸餾殘渣(液)、冷凝廢液、廢礦物油、除塵器集塵、廢水蒸餾殘渣、污泥、研發質檢廢液、車間清潔廢物、廢包裝袋等作為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本項目產生的固廢處理處置率100%,均能得到妥善的處理處置。
4、清潔生產
本項目為醫藥產品生產及研發中試項目,生產工藝技術來源于上海合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威羅菲尼等14只原料藥、中間體商業化產品已在上海合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研發、小試、中試、中試擴大,且已完成或正在進行商業化生產驗證,目前處于臨床三期后期或臨近上市。另外,生產工藝和流程的研發和中試技術主要依靠總公司平臺及自身醫藥研發技術人員開發。設備以國內采購為主,采用密閉化生產設備,生產過程中采用DCS/PLC/現場控制的方式。
本項目主要原料為液態、氣態或固態,物料通過密閉管線進、出,廢氣管道收集、處理后排放;項目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后排放。
本項目生產設計中體現了減量、再利用、循環原則,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
5、風險評價結論
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已構成重大危險源,一旦發生風險事故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大,但在風險可接受范圍內。企業應該認真做好各項風險防范措施,完善現有的生產設施以及生產管理制度,儲運、生產過程應該嚴格操作,杜絕風險事故。嚴格履行風險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突發事故,企業除了根據內部制定和履行最快最有效的應急預案自救外,應立即報當地相關部門。在上級相關部門到達之后,要從大局考慮,服從相關部門的領導,共同協商統一部署,將污染事故的發生機率降低到最小。
6、綜合結論
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合理;工藝技術較先進、采用自動化控制,在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保法規并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后,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證,該項目在該地建設可行。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注意事項
1、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被征求意見的公眾包括受建設項目影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代表。
2、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注意事項:公眾可以在有關信息公開后,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者按照有關公告要求的其他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其委托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負責審批或者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書面意見。
七、征求公眾參與的具體形式
公眾參與是多方面的,本次環評“公眾參與”采取公示和發放“江蘇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調查表”的形式,同時公眾參與調查表附建設項目工程簡介,調查以代表性和隨機性相結合。代表性是指調查對象具有代表性,公眾參與來自社會各界人士;隨機性是指對象在統計學上是隨機的,調查對象的選擇機會均等,公正無偏。
八、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常州合全藥業有限公司
聯系人:蔣工
聯系電話:0519-81287057
九、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結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常州龍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工
聯系電話:0519-85172322
十、征求公眾意見的起止時間
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